你别说,去年我表舅家那档子事儿可把我整懵了——2000只三黄鸡养到120天舍不得卖,结果赶上禽流感赔得底儿掉!这事儿让我明白个理儿:养鸡这行当,卡准时间点比喂啥高档饲料都重要。
说个反常识的:土鸡养180天不见得比45天的肉鸡赚得多。去年我们村对比实验绝了——
| 鸡种 | 饲养天数 | 饲料成本 | 售价 | 净利润 |
|------------|----------|---------|--------|
| 白羽肉鸡 | 42天 | 14.3元 | 28元/只 | 8.7元 |
| 黄羽肉鸡 | 65天 | 22.1元 | 38元/只 | 10.9元 |
| 散养土鸡 | 150天 | 47.6元 | 88元/只 | 15.4元 |
看着土鸡利润高?别急,算算资金周转率:白羽鸡一年能养5批,实际年利润反超土鸡34%!
方案A:快进快出型
适合新手,45天准时出栏。记住这三个生死线:
方案B:品质优先型
走高端路线:
方案C:投机避险型
今年我发明的分段养殖法:
问:提前出栏会亏本吗?
去年禽流感那会儿,隔壁镇养殖户老李38天就卖鸡。虽然每只少赚2块,但躲过了封控期,反而比死撑的同行多保本15万。记住啊,会止损的才是真行家。
问:怎么判断最佳出栏日?
教你个绝招:捏鸡胸肉!要是能摸到明显龙骨突,说明再养也长不了几两肉。再看鸡冠颜色,鲜红转暗红就是生长拐点。
问:听说有人养200天的鸡?
这事儿得掰开揉碎说。广东那边的脆皮鸡确实要养足210天,但人家走的是会员定制,提前半年收全款。你要是没固定销路,可别学这烧钱玩法。
前年我犯过傻:把白羽鸡当土鸡养,结果70天时饲料成本飙升,每只倒贴3块钱。现在我的饲料间贴着警示条:超过标准饲养期,每天多喂的都是学费!
最近流行智能饲喂系统,说能精准控制出栏时间。我拿两栋鸡舍做过对比,装系统的确实提前2天达标,但设备钱得养三批鸡才能回本。要我说啊,新手还是先练好基本功。
记住这个反规律:冬天养鸡反而比夏天快出栏!去年寒潮期,我刻意提高鸡舍温度到28℃,结果白羽鸡39天就达标。原理很简单:低温会让鸡把饲料热量用来御寒而不是长肉。
要我说啊,养鸡就跟炒股票似的——别总想着卖在最高点,见好就收才是硬道理。就像村头张婶说的:"鸡屁股摸热乎了就撒手,贪心的人最后只能炖鸡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