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麻鸡饲料价格犯愁?上个月隔壁村老李的养殖场,因为用了自配饲料每吨直接省了680块,这事儿在养殖户群里都传疯了!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个配方门道,保准你看完就能上手。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市售麻鸡全价料每吨要3200-3500元,里头至少有25%的钱花在包装运输上。自己配的话,玉米直接从粮站拉散装的,豆粕找油厂拿批发价,成本咔咔往下降。但问题来了——到底怎么配比才科学?
先看这个基础配方表:
注意啊!这里头鱼粉要是换成菜籽粕,每吨能再省200块,但产蛋率会掉5%左右。去年镇上张老板图便宜这么干,结果鸡蛋卖不上价,亏得更多。
有人要问:预混料水很深咋选? 记住三看原则:看生产许可证编号(必须是饲预字)、看微量元素含量(铁至少要80mg/kg)、看保质期(超过6个月的别要)。我去年在展会上淘到个山东厂家的预混料,同等价格多含了益生菌,麻鸡拉稀情况少了七成。
说到这得提个醒:自配料最怕发霉!特别是梅雨季,玉米含水量超过14%必须烘干。上个月隔壁县有个养殖户,因为用了潮湿麸皮,300只麻鸡集体中毒,光药费就搭进去五千多。
再来说说省钱妙招——季节性原料替换。比如八九月份新花生下来,用花生粕替代1/3豆粕,每吨成本立减150元。但要注意花生粕容易感染黄曲霉,必须搭配脱霉剂使用。我们村王婶的鸡场就这么操作的,饲料钱省了不说,鸡蛋还带着股坚果香,收购商抢着要。
重点来了:怎么判断配方合不合格? 教你个土法子——抓把饲料搓几下,要是手上沾满粉末说明粘合度不够,得加2%的次粉;要是结成硬块,就得减少玉米比例。再观察鸡粪,理想状态是成型带白膜,要是拉稀就得调整麸皮含量。
最后甩个王炸数据:省农科院去年做的对比试验,自配料组的麻鸡料肉比2.3:1,比市售饲料低0.2个点。折算下来每只鸡能多赚2.8元,万只规模的场子一年就是白捡28万!不过人家研究员说了,自配的关键在原料把关,千万别贪便宜买来路不明的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