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雏鸡三天就能站稳,你的小鸡总像喝醉了酒?
去年在山东某养殖场亲眼见过惨痛教训:新手小王照着抖音教程配饲料,结果2000只雏鸡前十天就死了300多只。掰开他用的预混料袋子一看——钙含量超标1.2倍,小鸡的肾脏全被烧坏了。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配饲料不是做奶茶,比例错一点都会要命。
雏鸡饲料的三大禁忌原料
这个比例可千万别搞错了!刚入行时我也踩过坑:
新手最容易犯的五个错误
救命!刚配的饲料小鸡不吃咋办?
记得那回在山东养殖场看到的情况:新配的饲料被小鸡集体"罢吃"。老师傅教了个绝招——往饲料里喷稀释的苹果醋,酸味能刺激食欲。实测有效数据:
温度与饲料的隐藏关系
很多人不知道,鸡舍温度每降1℃,就要多吃3%饲料。但超过28℃时,得赶紧调整配方:
自配料与成品料对比表
指标 | 自配料 | 某大牌成品料 |
---|---|---|
吨成本 | 2800元 | 3200元 |
粗蛋白 | 20.3% | 18.7% |
钙磷比 | 1.1:1 | 2:1 |
霉变率 | 0.3% | 1.8% |
料肉比 | 1.4:1 | 1.6:1 |
七天过渡期的生死线
河南张大姐的养殖场去年创造了奇迹:雏鸡成活率从78%飙到92%。秘密就在过渡期配方:
救命三件套随身备
走访三十多个鸡场总结的经验:
凌晨三点蹲在鸡舍记录数据时,发现个有趣现象:会偷吃饲料中黄色颗粒的小鸡,比只吃白色颗粒的长得快15%——后来才明白那是维生素预混料的颜色。现在每次配饲料,都会特意把营养剂染成亮黄色,这个土办法让我的鸡群整齐度提高了20%。说实在的,与其相信那些花里胡哨的添加剂,不如把基础原料把控好,毕竟再贵的营养品也抵不过一勺发霉的玉米面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