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张家的小鸡吃得多长得慢?" 这个问题去年在咱村养殖户群里吵翻了天。今儿咱就掰扯明白,不同阶段的鸡该咋配饲料,保准看完您就知道这饲料钱该咋花才不冤枉。

刚破壳的小鸡崽子就像新生儿,得吃21%高蛋白的"婴儿米糊"。这时候玉米不能当主力,得靠豆粕这种"优等生"撑场面:
见过新手直接喂整粒玉米的,小鸡粪里都是没消化的玉米粒。记住喽,玉米要粉碎到0.8毫米,跟面粉似的才容易消化。棉籽粕用量千万别超3%,否则棉酚能让雏鸡发育滞后半个月。
下蛋母鸡就像精密的生物机器,钙磷比例2:1是铁律。石粉要选颗粒均匀的,掺假石粉能让蛋壳薄得像纸:

注意!石粉要分早晚两次喂,下午那顿占全天量的60%,这样蛋壳形成更均匀。见过有人图省事一次喂完,结果上午的蛋壳厚、下午的蛋壳薄,收购商直接压价两毛。
长肉期的鸡需要19%粗蛋白的"健身餐",这时候要玩转能量密度。油脂添加是门学问,加多了拉稀,加少了不长膘:
油脂要选熔点高的棕榈油,千万别用豆油——去年东北老赵用豆油,鸡群拉稀拉到脱水,光药费就多花了三千。饲料颗粒硬度要控制在2.5公斤/cm²,太硬了鸡啄食费劲,太碎了浪费严重。

这两年玉米豆粕价格坐火箭,杂粕替代成了必修课。但替代不是乱换,得讲究门道:
河北三家万头鸡场实测,用杂粕组合方案每月省下6万饲料费,关键是得配齐检测试纸——30块钱的试纸能避免3万块的损失。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 去年帮二十多家鸡场调配方,发现个规律——会算"蛋白能量比"的养殖户,饲料钱至少省15%。就像那计算公式:(粗蛋白%×1000)/代谢能大卡,这个值控制在60-65之间最划算。下次配饲料前,记得先拿计算器敲敲这个数,保准配出来的料既又省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