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养殖户老王最近愁坏了:8000只280日龄的海兰褐鸡,产蛋率从92%暴跌至78%,每天少捡600多枚蛋。兽医诊断发现,问题出在后期管理不当。这个典型案例提醒我们——蛋鸡后期养殖需要注意什么?关键在于精准调控营养、环境和健康管理。

老王犯的典型错误:持续使用高峰料配方,导致鸡群过肥。蛋鸡后期(400日龄后)营养需求变化明显:
| 营养指标 | 高峰期(250日龄) | 后期(400日龄) |
|---|---|---|
| 粗蛋白 | 17.5% | 16.2% |
| 钙 | 4.0% | 4.5% |
| 代谢能 | 2750kcal/kg | 2650kcal/kg |
正确方案:

江苏某养殖场调整后数据:
河北某养殖户的教训:冬季为保温关闭通风,导致氨气浓度超标引发呼吸道疾病。后期蛋鸡的理想环境参数:
✅ 温度:15-22℃(温差<3℃)
✅ 湿度:55-65%
✅ 光照:16小时/天(强度20lux)
✅ 风速:0.3-0.5m/s
改进措施:

湖北某万只鸡场爆发传支后损失惨重的案例警示:后期免疫必须加强。推荐防控方案:
浙江养殖场数据:
经手46个蛋鸡场后总结三条铁律:

2025年指导的河南案例:通过安装智能称料系统+环境物联网,使580日龄鸡群产蛋率仍达82%,每万羽多赚7.8万元。记住:会管理的养殖户,能把产蛋高峰延长到600日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