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鸡舍里稀糊糊的粪便,老李蹲在墙角直挠头——新换的海城胜利饲料才喂三天,200只鸡就有40多只开始拉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年隔壁老王家用同款饲料明明好好的,难道是自己哪里没弄对?

饲料检测揭开谜底
老李拿着饲料样本跑到县畜牧站,检测报告显示粗蛋白含量23%,比包装标注的20%高出3个百分点。技术员小张解释:"蛋白质超标会加重肝肾负担,就像让人顿顿吃红烧肉,肠胃肯定受不了。"更关键的是,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达28μg/kg,超出国标5倍多(GB 13078-2025)。
| 检测项目 | 标准值 | 实测值 | 超标幅度 |
|---|---|---|---|
| 粗蛋白 | 20% | 23% | +15% |
| 黄曲霉毒素B1 | ≤20μg/kg | 28μg/kg | +40% |
| 盐分 | 0.3-0.8% | 1.2% | +50% |
过渡饲喂的重要性
技术员查看老李的饲喂记录发现,他直接全量更换新饲料。正确做法应是:
第1-3天:旧料70%+新料30%
第4-6天:旧料50%+新料50%
第7天起:全换新料
某养殖场对比试验显示(数据来源: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渐进式换料使拉稀发生率从35%降至7%。
紧急处理方案

饲料储存的隐藏风险
检测发现霉菌超标的根源在储存环节。老李的仓库湿度计显示78%,远超安全存储的65%上限。技术员教他用石灰袋除湿法:
• 每立方米空间悬挂500g生石灰
• 地面铺5cm厚稻壳吸潮
• 每周翻垛通风2次
改造后仓库湿度稳定在62%,再未出现饲料结块现象。
现在老李的鸡舍里,电子温湿度计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他算过一笔账:因饲料问题导致的损失约2800元,而购买检测试纸和温控设备只花了600元。这或许印证了畜牧专家那句话:"养鸡成败的关键,往往藏在饲料袋的细节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