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山东养殖户老王发现鸡舍地面湿滑,3000只蛋鸡中有40%出现水样粪便,日产蛋量骤降15%。这种场景在全国养鸡场并不罕见——2025年《中国家禽营养学报》统计显示,27%的蛋鸡场因腹泻问题导致年损失超5万元。蛋鸡总是拉稀怎么办才能既保产蛋又降成本?我们从三个真实案例切入,提供可的解决方案。

河北某万羽鸡场去年将豆粕比例提高至25%,本欲提升产蛋率,却导致60%鸡群持续腹泻。检测发现:
改良方案:
1️⃣ 添加0.3%复合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
2️⃣ 用发酵菜籽粕替代8%豆粕
3️⃣ 每吨料加2kg蒙脱石(吸附毒素)
实施后粪便成型率从53%提升至89%,料蛋比下降0.12(数据来源:河北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江苏养殖户发现鸡群腹泻反复发作,最终锁定祸首:
应急处理四步骤:
改造后腹泻率从31%降至4%,但需注意:每周检测水线前端与末端水质差异,超过3倍需排查管壁生物膜。

广东某鸡场空调故障导致昼夜温差达5℃,三天内腹泻率飙升到38%。解决方案:
对比试验显示,稳定温度组比波动组产蛋率高9%,破蛋率低2.3%(参考:《家禽环境控制学》)。
⚠️ 滥用抗生素:福建某养殖户使用氟苯尼考治疗腹泻,导致8%鸡群产蛋停滞。建议优先使用酸化剂(如1%甲酸)调节肠道。

⚠️ 过度限水:河南养殖场为控泻每天限水4小时,反而引发啄肛率上升。正确做法是保证每只鸡日饮水量≥200ml。
⚠️ 忽视垫料管理:吉林某场因垫料含水率超35%,导致球虫与腹泻并发。应保持垫料松散度(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浙江某智能化鸡场建立的三级防控机制值得借鉴:
1️⃣ 饲料筛查:近红外检测每批原料霉菌毒素
2️⃣ 动态监控:AI摄像头识别异常粪便
3️⃣ 精准调控:环境参数联动饲喂系统

该体系运行两年,腹泻发生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每只鸡年均增效1.8元。
蛋鸡总是拉稀怎么办的关键在于系统性防控。建议养殖户每月做两次肠道健康评估(查粪便pH值、菌群结构),早发现早干预。您在处理鸡群腹泻时有何独门绝技?欢迎分享实战经验。(最新行业数据:2025年新型酸化剂使用率已提升至68%)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