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河北保定养殖户老李看着电表数字心头发紧——12月电费比上月多出2300元,鸡舍温度却还达不到18℃。这种困境在北方养殖区普遍存在,蛋鸡到了冬天如何节约成本?我们调研了8省23个鸡场,总结出可的降本方案。

山东潍坊某5万羽鸡场改造通风系统后,实现省电37%:
• 安装智能温控器,温差控制在±1℃
• 夜间启用双层保温帘,减少热量流失
• 每日10:00-14:00开启间歇通风(5分钟/小时)
实测数据对比:

| 温控方式 | 日耗电量(kWh) | 产蛋率 |
|---|---|---|
| 传统模式 | 480 | 89% |
| 智能模式 | 302 | 91% |
(数据来源:山东省畜牧总站2025年节能改造报告)
冬季能量调整:每公斤饲料增加50kcal代谢能,可减少7%采食量。河南试验显示,添加2%植物油代替部分玉米,料蛋比从2.3:1降至2.1:1。
蛋白替代方案:

饮水管理:使用恒温饮水线(水温维持10-15℃),可降低15%饲料消耗。黑龙江养殖户实测,鸡群日均饮水量从210ml降至185ml。
LED改造:将40W白炽灯换成12W LED灯,照度提升30%的同时,节电70%。江苏某鸡场改造后:
反射装置:在灯管下方安装铝制反光板,有效光照面积扩大40%。安徽养殖场使用后,边缘区域产蛋率提升5个百分点。

Q:鸡舍最低温保持多少合适?
A:产蛋期维持13-24℃,低于10℃时每降1℃耗料增加1.5%(参考:《中国家禽》2025年第6期)
Q:如何低成本除氨?
A:每10㎡悬挂1kg生物除氨包(主要成分:沸石+EM菌),氨气浓度可从28ppm降至8ppm
Q:通风与保温如何平衡?
A:采用横向通风模式,风速控制在0.3m/s,每小时换气量6-8m³/羽

走访华北地区发现,实施晨检温度预警的鸡场效益提升显著:每日5:00测量鸡爪温度(正常值39-40℃),低于38℃立即检查供暖系统。辽宁某养殖场通过此法,及时发现热风炉故障,避免3000只鸡受凉减产。记住,冬季养鸡就像照顾老人,既要保暖又不能闷着,掌握好这个度,才能在降本路上稳步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