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回家的雏鸡屁股上粘着稀粪,食槽里的饲料泡成了糊糊,这种情况是不是让你急得直跺脚?去年河北邢台养殖户小王就经历过这种噩梦——200只新到的海兰褐雏鸡,第三天突然集体拉水便,三天内死了37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新手养鸡最怕遇到的坎儿,咱们今天仔细说。

先别急着喂药 搞清这三种粪便
刚出壳的小鸡肠道只有铅笔粗,拉稀分三种情况:
有个土法子能快速判断:抓只病鸡摸摸嗉囊。如果嗉囊鼓胀有积水,八成是喝水太多;要是嗉囊空空如也,那问题就严重了。去年山东某养殖场就是靠这个方法,及时隔离了28只病雏,保住了整批鸡。
新手最容易犯的五个错误

看看这个对比案例:
→ 河南周口李大姐严格控温在35℃±1℃,200只鸡仅3只拉稀
→ 隔壁老王家温度波动5℃,150只鸡全群腹泻
温差才是隐形杀手!
救命三招让存活率翻倍
第一招【紧急补水】
配制2.5%葡萄糖+0.1%小苏打温水(38℃),用滴管每2小时喂0.5ml。记住!千万不能灌服,去年江苏养殖户强行灌药,导致12只雏鸡呛死。
第二招【环境改造】
立刻做三件事:
① 撤掉反光膜改用麻袋垫底
② 把保温灯调至距地面45cm
③ 湿度计挂在鸡背高度监测

第三招【精准用药】
要是确诊细菌感染:
• 选含硫酸新霉素的开口药(每升水加0.5g)
• 配合益生菌调理(按饲料量0.3%添加)
• 连用3天不能中断
河北农科院2025年实验数据很说明问题:及时处理的病雏,7天后存活率91%,延误治疗组只有67%。
这些细节老手才知道
喂食器摆放有讲究:
✔️ 前三天每50只雏鸡配1个食盘
✔️ 水位高度与鸡背平齐
✔️ 每天清洗6次防酸败

更绝的是在饲料里掺碎麦饭石:
→ 帮助消化
→ 吸附毒素
→ 补充矿物质
山西某养殖场用这法子,把雏鸡腹泻率从19%压到3%。
养了八年鸡,我发现个规律:越是着急下猛药的,损失反而越大。上个月指导的新手养殖户,严格按我说的控温控水,2000只鸡就死了2只。记住啊,雏鸡拉稀就像小孩哭闹——找到真正的原因,比胡乱塞药管用多了。现在快去检查下你家的保温灯,说不定调高5厘米就能救回一窝小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