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养殖户张大姐盯着产蛋箱里的软壳蛋直发愁——明明按说明书添加了4%的蛋鸡预混料的使用方法,产蛋率却从92%跌到78%。直到省畜牧站检测发现预混料中维生素D3含量不足标称值1/3,她才明白使用方法里藏着大学问。这个案例揭开科学饲喂的技术密码。

农业农村部2025年检测报告显示:合格预混料必须满足:
• 钙磷比4.2:1(误差±0.2)
• 维生素A≥10000IU/kg
• 蛋氨酸含量≥0.45%
山东某5万羽蛋鸡场对比实验:
| 使用方法 | 产蛋率 | 破蛋率 | 料蛋比 |
|---|---|---|---|
| 正确添加组 | 93.2% | 2.1% | 2.15:1 |
| 过量添加组 | 85.7% | 5.8% | 2.43:1 |
| 混合不均组 | 78.4% | 9.3% | 2.67:1 |
数据证明:精准使用可使每万羽鸡年增收12.6万元。

河北某养殖场技术规范:
该场严格执行后:
• 产蛋高峰期延长至48周
• 淘汰鸡体重达标率提升27%
• 料蛋比下降0.23
江苏养殖户李哥的惨痛教训:
• 梅雨季节未密封存放,预混料结块率达15%
• 维生素A活性损失41%
• 导致产蛋率骤降19%

正确存储方法:
中国农科院2025年研究显示:
• 添加0.02%纳米级维生素E,产蛋率提升3.2%
• 下午3点补喂预混料,蛋壳厚度增加0.03mm
• 配合发酵饲料使用,料蛋比下降0.18
但需注意:存储温度超过28℃时,维生素月损失率达12%。

看着新到的检测合格报告,张大姐的产蛋记录本显示:规范使用后产蛋率回升至89%。这件事印证:蛋鸡预混料的使用方法从来不是简单的比例添加,而是温度、湿度、配比、阶段的精密配合。下次配料时,或许该带个温湿度计和电子秤,毕竟每0.1%的精准度都是利润的基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