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张家的母鸡能连下300天蛋不休息,你家的下两个月就歇菜?去年在山东走访时发现,关键差异就在饲料配方的细节里。下蛋鸡饲料配方与制作这事儿,说难不难,但得懂点"鸡体工程学"——既要让鸡吃得饱,更要让营养精准到位。

刚接触养鸡的朋友容易犯个错:觉得饲料越贵越好。其实玉米60%+豆粕22%+石粉8%这个基础组合(参考5),已经能满足产蛋鸡80%的营养需求。去年河北赵大姐用这个配方,每只鸡年产蛋量从260枚提到312枚,秘诀就在石粉添加时机——开产前4周开始每周加0.5%钙。
这里有个省钱妙招:豆粕价格波动大时,可以用15%棉籽粕+5%菜籽粕替代(5建议)。但得注意两点:
育雏期(0-6周)得舍得下本,粗蛋白要冲到18%-20%(6数据)。这时候的雏鸡就像长身体的中学生,豆粕比例建议28%起步。有个养殖场做过对比:蛋白含量差2%,6周龄雏鸡体重能差50克,后期产蛋量少23枚。

产蛋高峰期(19周后)要玩转"钙把戏"。石粉含量得提到8%,但别傻乎乎一次性加满。凌晨4点的饲喂时段(5推荐)最该补钙,这时母鸡的钙吸收率比中午高40%。河南李哥的独门绝技是往饲料里拌0.3%小苏打,蛋壳厚度从0.33mm增到0.38mm。
淘汰期饲料很多人乱配。其实麸皮提到15%+玉米降到55%就行(2方案),既能控制成本,又能预防脂肪肝。这里提醒下:淘汰前6周开始调整配方,能多卖20%的肉鸡钱。
原料粉碎是个技术活。玉米粒要碎成2-3毫米的粗砂状(5要求),太细影响消化,太粗浪费营养。上周帮人检测饲料发现,粉碎不合格的玉米,鸡群粪便里整粒残留达13%,等于每吨饲料白扔130斤钱。

混合顺序比你想的重要。正确的操作是:
想要蛋黄颜色深?试试0.5%万寿菊粉(5秘方),比喂胡萝卜素省钱还见效。浙江陈姐的鸡蛋收购价每斤多卖0.8元,靠的就是这招天然着色法。
肠道健康是产蛋的根基。在饲料里加200克/吨丁酸梭菌(6建议),拉稀率能从8%降到2%。更划算的是粪便更干燥,清粪工作量少三分之一。

突然换料等于谋杀产蛋量。正确做法是:
第1-3天:旧料75%+新料25%
第4-6天:各半掺着喂
第7天起:全换新料
急脾气的孙老板不信邪,三天全换料导致产蛋率跌了40%,半个月才缓过来。
养鸡这事儿,配方占七分功夫,三分看管理。那些说"随便喂喂就行"的人,你去看看他家鸡舍,保准满地碎蛋壳。记住三个数:每日钙摄入3.5克、饮水量是采食量2倍、光照保持16小时,照着做准没错。最近听说有人在饲料里加中草药,产蛋率又创新高,下回咱们专门唠唠这个门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