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清晨6点,鸡舍巡查】
"张婶掀开鸡舍门帘,发现草窝里只有零星几个蛋,急得直叹气。"
问题根源:土鸡产蛋量低,可能是光照不足或应激反应。
解决方案:
① 延长光照时间:秋冬季节用15瓦白炽灯,每天补光至16小时(早晨5点开灯,傍晚7点关灯),刺激土鸡分泌卵泡激素。
② 减少外界干扰:用旧床单遮挡鸡舍窗户,避免猫狗、鞭炮声惊吓母鸡,产蛋期每天捡蛋不超过2次。

【场景二:中午12点,饲料调配】
"老王端着玉米粒喂鸡,母鸡啄两口就散开,产蛋率始终上不去。"
问题根源:单一饲料营养不足,尤其缺乏蛋白质和钙质。
黄金配方:
▶ 基础料:碎玉米50%+稻谷20%
▶ 增蛋料:豆粕15%+鱼粉5%+石粉8%(补钙)+青菜碎2%
▶ 秘密武器:每100斤饲料加3斤大蒜皮(含大蒜素促消化)
投喂技巧:上午喂6成,下午喂4成,产蛋期每天每只鸡喂130-150克。
【场景三:傍晚5点,环境管理】
"李叔发现母鸡总在墙角刨土,半个月才产了5个蛋。"
关键细节:
✓ 沙浴区:鸡舍角落铺30cm厚细沙+草木灰(比例2:1),每周撒把辣椒粉驱寄生虫
✓ 产蛋箱:用废旧抽屉铺稻草,每4只母鸡配1个箱,箱顶加盖遮光布
✓ 温度控制:冬季悬挂双层麻袋门帘,产蛋期最适温度13-25℃(实测温度低于10℃时,每笼放1瓶温水用棉布包裹保温)
特别提醒:
发现母鸡开始"咯哒咯哒"叫、频繁进出鸡窝,说明进入产蛋高峰,此时添加2%的亚麻籽油拌料,蛋黄颜色能加深1-2个色度。坚持20天,80%养殖户反馈产蛋量提升30%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