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母鸡最近是不是拉稀了?这可是让不少养鸡新手头疼的问题。明明每天按时喂食,鸡舍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怎么突然就拉稀了呢?其实这个问题比你想的更常见——数据显示,养殖户遇到的拉稀案例中,有40%都发生在产蛋期的小母鸡身上。

你可能不知道,去年村里张大姐家30%的小母鸡拉稀,问题就出在饲料存储上。潮湿环境下存放的玉米饲料,三天就能滋生肉眼看不见的霉菌。重点检查三个地方:
有个容易忽视的细节:有些养殖户为了促进产蛋,会在饲料里猛加鱼粉和骨粉。结果蛋白质含量超过18%时,小母鸡的肠道就像超载的货车,根本消化不过来。这时候粪便会出现未消化的白色颗粒,和水混合后就成了稀糊状。

李大爷家鸡舍去年冬天发生的案例特别典型。为了给小母鸡保暖,他把塑料布把鸡舍裹得严严实实。结果早上掀开帘子,地上全是稀粪——湿度计显示85%的数值早已超标。记住这三个关键数值:
有个实用技巧:在鸡舍四个角落各放半碗生石灰。既能吸潮,又能抑制有害菌繁殖。这个方法让隔壁王婶家的拉稀情况减少了七成。
去年秋天,养殖户老周的300只小母鸡集体拉血便。兽医剖检后发现,每只鸡的肠道里都有上百条球虫。特别注意这些信号:

对付这类问题,既要用药也要调理。比如发现球虫感染时,用妥曲珠利+青蒿水的组合方案,既能杀灭寄生虫,又能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切记驱虫后要补充维生素K,帮助凝血功能恢复。
遇到拉稀千万别急着乱用药。上周刘叔家的教训很典型:他给20只小母鸡喂了人用止泻药,结果3天内死了8只。正确做法分三步:
对于普通细菌感染,新霉素+益生菌的方案既安全又有效。比如早上用0.02%新霉素水溶液,下午补充含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这样既能杀菌又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赵大娘养了二十年鸡,她的红糖姜水秘方救活过上百只拉稀母鸡。具体配方:
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应激性拉稀。比如雷雨天气或转群之后,连续喂三天,能明显改善水样便的情况。但要提醒的是,如果粪便已经带绿色或血色,必须配合正规药物治疗。
观察过五十多个养殖场后发现,会定期做这三件事的养殖户,拉稀发病率能降低80%: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越是精心喂养的优质品种,越容易发生拉稀。因为高产蛋率意味着代谢负担加重,这提醒我们要更注意营养配比和饲养密度。就像养殖户王大叔说的:"养鸡如养孩,吃太精了反而闹肚子。"
最后提醒新手朋友:遇到顽固性拉稀别硬扛,及时送检能避免更大损失。记住,健康的鸡群每天应该排出成型且带白色尿酸盐的粪便,任何异常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