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隔壁张大姐家的母鸡天天下蛋,你家的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去年我在河北农村亲眼见过两户养鸡场,饲料配比差5%,产蛋率竟然差出20个百分点。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个要命的饲料比重问题,新手可得拿笔记好!

先说个真事儿:临沂王哥去年按老方子配的饲料,玉米占65%,结果产蛋率卡在78%死活上不去。后来农技站技术员把玉米降到58%,添了3%的菜籽粕,两个月后日均产蛋率飙到92%。这8%的调整空间,藏着大学问。
产蛋黄金配比对照表
| 原料种类 | 冬季比重 | 夏季比重 | 误区警示 |
|---|---|---|---|
| 玉米 | 58%-62% | 55%-58% | 超63%易肥 |
| 豆粕 | 22%-25% | 18%-20% | 超26%伤肾 |
| 石粉 | 8%-8.5% | 8.5%-9% | 少0.5%软壳 |
| 预混料 | 5% | 5% | 切勿减量 |
可能有人要问:"网上说的标准配方靠谱吗?"去年我按某平台教程试过,说玉米该占66%,结果鸡群集体发胖,产蛋量从每天900枚跌到700枚。后来才知道,那个配方是照搬东北寒区的标准,咱山东用就得减3个点。

五个配比秘诀
上个月在寿光参观了个智能鸡场,人家那配料才叫精细——根据当天气温自动调整玉米比例,温差5℃就能差出2%的配比。虽然咱小户做不到这么高科技,但记住早晚配方要不同:早晨多加1%麦麸助消化,傍晚添0.5%鱼粉补能量。
突然想起个关键点:产蛋高峰期的饲料可不是一成不变!前年青州李姐的鸡群产蛋率到90%就卡壳,后来把代谢能从2650大卡提到2750,豆粕加2%,立马冲破95%。这里头有个计算公式:(当前产蛋率×10)+1000=该阶段代谢能需求。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好多人在饲料里加发酵中药渣。昌邑老周家用陈皮渣替代2%玉米,不仅省了成本,蛋壳颜色还特别红润。不过这事儿得谨慎,上次平度有人乱加艾草,搞得鸡蛋都有苦味,赔了八千多。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别死磕书本上的数字。我师父教过个土法子——抓把饲料攥手里,能成团但一碰就散,这湿度正合适。养鸡是个手艺活,多观察鸡屎状态(理想的是灰白色带尿酸盐),比啥检测仪器都实在。明儿又要去进豆粕,有想组团砍价的,咱养鸡群里喊一嗓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