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南阳的养猪场里,李场长发现3号舍的育肥猪突然集体发热,体温飙到41.5℃。这个紧急情况揭开猪发热是怎么引起的的排查序幕——最终确诊是猪流感与链球菌混合感染(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猪病学》)。通过系统处置,该场3天内控制疫情,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

根据农业农村部《猪发热诊疗指南》,建议按以下顺序排查:
快速鉴别要点:
✅ 非洲猪瘟:耳部发绀+便血(死亡率>90%)
✅ 链球菌:关节肿胀+神经症状
✅ 热应激:呼吸急促+皮肤潮红
| 病原类型 | 典型症状 | 体温范围 | 传播速度 |
|---|---|---|---|
| 非洲猪瘟 | 皮肤出血点,便血 | 40.5-42℃ | 极快 |
| 蓝耳病 | 耳朵发紫,流产 | 39.8-41℃ | 中等 |
| 链球菌 | 关节炎,共济失调 | 40-41.5℃ | 快速 |
| (数据来源:中国动物疫控中心2025年监测报告) |
李场长的成功处置方案:

关键数据:
A:记住"三看"原则:
🔸 看传播速度:病毒>细菌
🔸 看死亡速度:非洲猪瘟24小时死亡
🔸 看分泌物:细菌感染有脓性分泌物
A:分阶用药指南:
✅ <40.5℃:柴胡注射液(0.2ml/kg)
✅ 40.5-41℃:氟尼辛葡甲胺(2mg/kg)
✅ >41℃:安乃近(5-10mg/kg)+物理降温

A:参考农业部推荐程序:
分析全国动物疫情网数据发现:
最新趋势:2025年检出新型猪流感病毒H1N2变异株(检出率3.7%),需重点关注。

#猪病防治手册
你的猪场最近有发热病例吗?欢迎带话题#猪病防控#分享处置经验!
👉 评论区抽3位赠送《猪场生物安全操作指南》(农业农村部编制)
(注:文中治疗方案需在兽医指导下实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