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新手最常问:饲料要不要煮熟了喂?去年河北某养殖户把全价料煮成糊状,结果导致30头仔猪拉稀死亡。这钱到底该不该省?咱们先看组数据:2025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报告显示,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料生喂合格率98.7%,而自行蒸煮后霉菌超标率反而提升至42%。

——
一、生产线上的温度秘密
走进现代饲料厂会发现,颗粒料生产过程中要经历85℃以上的环模压制。这个温度既能杀灭常见致病菌,又能保留维生素活性。以广东海大集团生产线为例:
这种"瞬时高温"工艺,相当于给饲料做了个"快速桑拿"。但要注意:冷却不彻底的饲料容易回潮霉变,去年广西就有养殖户因提前揭开包装膜,导致整吨饲料结块报废。

——
二、煮熟反而坏事的情况
有些养殖户坚持传统煮料,认为更安全。实际情况是:
▶ 维生素C遇热损失率超60%
▶ 植酸酶活性完全丧失
▶ 脂肪氧化速度加快3倍
江西某猪场做过对比实验:同一批全价料,生喂组料肉比2.8,熟喂组升至3.4。更严重的是,煮饲料时产生的冷凝水会滋生耐药性大肠杆菌——去年河南某场因此爆发疫情,直接损失23万元。

——
三、必须加热的特殊场景
有两种情况建议加热处理:
山东养殖户老王的做法值得参考:将饲料装入编织袋,悬挂在猪舍暖气管上1小时,使料温升至25℃左右。这种方法既能提高适口性,又能避免营养流失。重点在于把握加热尺度——饲料温度超过55℃就会破坏酶制剂活性。

——
四、霉变料的正确处理姿势
发现饲料结块怎么办?千万别学四川张大姐用大锅翻炒,高温会让黄曲霉毒素B1毒性增强。正确三步走:
① 挑出明显霉变结块(占比超5%直接整袋报废)
② 混合新鲜饲料(新旧比例1:3)
③ 添加专业脱霉剂(每吨加3公斤)
去年吉林某养殖合作社用这个方法,成功挽救32吨轻微霉变饲料,减少损失8万余元。但要记住:霉变超过15天的饲料必须无害化处理,哪怕表面看着没问题。

——
行业正在发生有趣变化:越来越多万头猪场开始采用生湿喂料系统。这种设备能在饲喂前将饲料与水按1:0.3比例混合,既保持营养又提高采食速度。建议新手先做好两点:定期检测原料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下),保持料槽清洁干燥(每天至少清理两次残渣)。毕竟,科学饲喂的核心不是折腾饲料,而是让猪吃得健康又经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