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养殖户抱怨饲料价格涨得离谱,你们有没有发现街边的小饲料厂越来越少了?我刚入行那会儿,镇上有七八家饲料厂,现在只剩两家还在硬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饲料行业高度整合"的事儿,新手小白也能听懂的那种。
先给完全不懂的朋友打个比方:现在饲料行业就像小时候玩的"大鱼吃小鱼"游戏,新希望、海大这些大公司就是张开血盆大口的大鱼,把周边的小饲料厂一家家吞掉。数据显示啊,前十名饲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25年的32%飙升到现在的58%,这速度比猪价涨得还快!
说白了就是三样东西:市场份额、生产设备和销售渠道。现在你去村里转一圈,饲料店货架上摆的牌子越来越集中。像我们隔壁老王原来代理的"金猪牌"饲料,去年就被海大集团收购了,包装都没换直接贴了个"海大优选"的标。
这里头有几个关键推手:
我表叔开了二十年饲料厂,去年终于把设备当废铁卖了。他说现在大企业的套路就三板斧:
不过最狠的还是原料统购。新希望去年光豆粕采购就省了2.7个亿,这数字够我们县城所有小厂干三年的利润。你说小厂拿什么跟人家拼?
你可能要问:难道中小厂就只能等死?倒也不是。我认识个广西的老板,专做土黑猪发酵饲料,去年反而赚了30%的增长。他的生存秘诀就三点:
不过说实话,这条路越来越难走。现在大企业也开始搞"特膳饲料",连巴马香猪专用料都给你整出标准化产品了。
我二舅养了200头母猪,最近愁得头发都白了。大企业的全价料确实便宜,但用久了发现猪容易拉稀;继续用本地小厂的料吧,价格又扛不住。这里给新手提个醒:
最近还有个邪门的现象——有些大厂开始搞"饲料银行",让你提前囤半年的料,利息比存银行还高。这玩意风险可不小,去年东北就有养殖户遇上饲料降价,亏得底裤都不剩。
小编觉得啊,这波整合潮起码还要刮五年。等哪天饲料行业前五名占到70%市场,可能才会消停会儿。不过话说回来,行业集中度高也不全是坏事,至少饲料质量比十年前稳定多了。你们觉得呢?反正我下个月准备去新希望的代工厂上班了,实在卷不动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