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灵魂拷问:
刚入职饲料厂的小白们,是不是看着实验室里那些嗡嗡作响的机器就发懵?为啥同样的玉米,实验室测完就分三六九等?去年我们厂新来的实习生把检测霉菌的样品当饲料喂猪,结果整栏猪上吐下泻——今天咱就掰开实验室这口"黑箱",看看里面到底在折腾啥!
说白了就是给饲料办"体检中心",主要干三件大事:
举个栗子,去年我们厂进的一批鱼粉,肉眼看着油光水滑,实验室一测——沙门氏菌阳性!要不是检测员老李头火眼金睛,这二十吨问题原料就进生产线了。
刚入行别慌,先把这几个基础项目整明白:
检测项目 | 常用方法 | 致命误差点 |
---|---|---|
水分 | 105℃烘箱法 | 取样不均匀能差3% |
粗蛋白 | 凯氏定氮仪 | 消化时间差5分钟,结果飘0.5% |
霉菌毒素 | 胶体金试纸 | 试纸过期会假阴性 |
钙含量 | EDTA滴定法 | 终点判断不准全白干 |
脂肪 | 索氏提取法 | 乙醚挥发快过抽油烟机 |
特别提醒: 做水分检测时,那个银闪闪的称量皿千万别用手直接摸!油脂会干扰结果,上次小王偷懒没戴手套,测出来水分值愣是比实际低1.2%。
实验室里这些铁疙瘩可比女朋友还难伺候:
Q:实验室检测这么麻烦,能外包吗?
A:除非你想当冤大头!去年隔壁厂把霉菌检测外包,结果人家采样时专挑好玉米,等发现问题时整批饲料都发霉了。自建实验室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Q:检测数据总不准咋整?
A:教你三招:
Q:快速检测仪靠谱吗?
A:分情况!像近红外测蛋白挺准,但测霉菌毒素还是得老老实实用液相色谱。去年某大厂用快速检测仪漏检黄曲霉毒素,赔了养殖户两百多万。
样品粉碎过细:
有个妹子把玉米粉得太细,结果测粗纤维时全从滤布漏光了,数据直接腰斩
忽视环境温湿度:
夏天开着门窗做水分检测,湿度70%的环境让结果虚高2%,差点把合格原料判死刑
设备带病工作:
凯氏定氮仪漏气不报修,消化时酸雾外泄,整个实验室酸得跟醋厂似的
小编观点:
在饲料厂混了八年实验室,最见不得两种人——一种是觉得检测耽误生产的愣头青,另一种是只会按按钮的操作工。记住三句话:
那些闻着香喷喷的饲料原料,很可能藏着要命的霉菌毒素;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实验台,说不定残留着上次检测的剧毒试剂。下次进实验室,先把那本磨破皮的《操作手册》翻烂再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