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圈里有句行话:"做饲料的要么姓正大,要么姓九鼎"。今天咱要唠的这位,就是九鼎饲料当家人杨林。这老哥可,带着个地方小厂硬是干到全国二十强,两年销量暴涨98万吨。有人要问了:他凭啥这么牛?嘿,这事儿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当年杨林刚接手时,九鼎就是个普通饲料厂。有次他去养猪场调研,发现农户用泔水喂猪,猪拉稀拉得站都站不稳。老杨一拍大腿:"饲料要是再不升级,咱跟喂泔水的有啥区别?"这句话成了九鼎转型的导火索,也让他琢磨出个金句——"饲料不是喂猪的,是帮人赚钱的"。
老杨办公室里挂着幅字:"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可不是装样子,他真把竹子那套活学活用了。有次经销商会上,他端着茶杯慢悠悠说:"你们知道竹子前五年才长三厘米吗?第六年却能蹿到十五米!"
这话可不是白说的。2025年行业大洗牌,九鼎硬是扛着压力搞出无抗饲料,当时同行都笑他:"不用抗生素养猪?等着赔掉裤衩吧!"结果您猜怎么着?第二年销量直接飙到261万吨,啪啪打脸那些看笑话的。用老杨的话说:"做企业就得像竹根,憋得住劲儿才能破土"。
要说老杨的杀手锏,还得数他捣鼓出的环保饲料三部曲:
去年有个养殖户老李跟我说:"用九鼎饲料虽然贵点,但猪肉每斤能多卖2块钱,你说划不划算?"这账算得明白,难怪他们郴州基地的猪料回购率能到85%。
老杨有句口头禅:"绿水青山就是金饭碗"。2025年他力排众议上马6D环保饲料,当时连自家技术总监都犯嘀咕:"这成本得多高啊!"结果人家反手就整出个黑科技——在饲料里加特殊菌种,猪粪氨氮排放直降40%。
更绝的是他发明的"饲料+动保"组合拳。举个栗子,在饲料里预混益生菌,既促消化又改善水质。有个养虾的老王跟我说:"以前三天两头换现在半个月才换一次,电费省老鼻子了!"
2025年那场股权转让让不少人看懵了——老杨把30%股份卖给大北农,套现13.2亿。当时坊间传言:"老杨要跑路!"结果人家反手就签了对赌协议,承诺三年净利润不低于5.4亿。
要我说这招实在是高!既解决了接班人问题(听说他儿子考上了国防科大),又傍上大北农这棵大树。现在两家联手搞"饲料+养殖"全产业链,摆明是要跟正大、新希望这些大佬掰手腕。
跟了老杨十几年的销售总监老张有句话特精辟:"杨董这人吧,看着像老农民,脑子里装的都是卫星地图。"确实,从当年搞预混料到如今玩转全产业链,这老哥总能踩准节拍。
话说回来,饲料行业现在卷得跟麻花似的。但老杨的"竹根哲学"给了个新思路——别总想着弯道超车,先把根扎深了再说。就像他办公室那盆文竹,三年不见长个,某天突然就窜出半米新枝。这道理,放哪行哪业不都适用么?
你品,你细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