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刘姐的母猪场去年遇到大麻烦——产后三天乳房产量不够,仔猪存活率跌破70%。改用中基哺乳母猪料后奇迹发生:
→日均泌乳量从5.2kg提升到8.6kg
→ 哺乳期失重减少18kg
→ 断奶发情间隔缩短到4.3天
救命配方揭密:
① 添加6%进口鱼粉(DHA含量达1.2%)
② 包被维生素E(保留率提升至93%)
③ 独有的蒸煮大豆工艺(抗原蛋白降解80%)
重要提示!昼夜投喂比例必须调成早4晚6,这个细节能让母猪采食量提高27%。刘姐现在逢人就夸:"这料比催奶针还灵!"
河北老李的猪场之前用普通料,日增重卡在750g。改喂中基育肥料后:
核心技术点破:
✓ 添加0.05%新型酶制剂(木聚糖酶+植酸酶)
✓ 钙磷比精准调整到1.3:1
✓ 缓释氨基酸技术(血氨浓度降34%)
但要注意!前三天要减量20%逐步过渡,否则容易引发换料应激。去年陕西有个场子没注意,白白损失了30头猪。
广西黄老板的保育舍曾日均死淘8头,改用中基保育料并配合新方案后:
→ 腹泻率从62%降到9%
→ 日均增重突破480g
→ 药费节省1.2元/头
关键操作指南:
秘密武器是料中自带的丁酸钠微胶囊,能在肠道定点释放。现在黄老板的保育猪成活率稳定在97%,成了当地明星示范场。
去年广东连续38℃高温,用中基料的猪场表现出抗逆优势:
配方独门设计:
☆ 添加0.8%小苏打(调节电解质)
☆ 预混薄荷提取物(刺激食欲)
☆ 维生素C双包被工艺(损失率<5%)
珠海吴老板的绝招:每天凌晨3点加喂湿拌料(料水比1:1.2),配合这款饲料让他的猪在酷暑天反而多赚了5.8万。
今年豆粕涨到4800元/吨时,用中基特配方案的场子从容应对:
✔️ 棉粕+菜粕替代45%豆粕(配方成本降23%)
✔️ 添加0.1%复合酶(蛋白利用率提18%)
✔️ 同步补0.5%赖氨酸(维持生长速度)
河南周叔的实战经验:将饲喂阶段细分为九段制,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替代比例。现在他的猪场豆粕用量比同行少30%,每头育肥猪还能多赚41元。
走南闯北看过这么多猪场,发现中基料特别适合500-1000头规模的自繁自养场。但新手要注意:他们的妊娠前期料需搭配青贮饲料使用,直接单独喂养容易导致便秘。这五年跟踪发现,持续使用三年的客户,平均成本总能比周边场子低0.8元/斤——时间真是个神奇的裁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