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给非洲喂饲料能赚大钱吗?山东老李去年往埃及发了30个集装箱的鸡饲料,利润直接顶得上三辆大奔!可隔壁老王照葫芦画瓢,货到港口愣是卡了半年,赔得底裤都快没了。这非洲饲料出口的水到底有多深?咱们今天就仔细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非洲家禽饲料市场年增速超10%,比国内快了三倍不止。埃及光肉鸡年产量就超150万吨,可95%的饲料原料得靠进口。这就像开饭店的没米下锅,你说商机大不大?
更绝的是非洲兄弟的养殖习惯。肯尼亚养鸡户至今还在用玉米麸皮拌剩饭,饲料转化率低得吓人——国内肉鸡40天出栏,那边得养60天。要是换上咱们的浓缩饲料,养殖周期直接砍掉三分之一,你说他们能不抢着要?
这事儿得看地域特色:
不过要记住!宠物饲料才是隐藏王者。山西那家黄粉虫厂,靠出口南非的宠物零食,愣是把200户贫困户带成了万元户。现在非洲中产养宠物的越来越多,这市场可比人吃的还金贵。
新手最容易栽在证书上。去年青岛老张的20柜猪饲料,就因少了个COC证书,在坦桑尼亚港口晾了三个月,饲料都长蘑菇了。
这里划重点:
山东那帮老外贸有个口诀:"三书两证一保单"——商业发票、原产地证、质检证书+COC认证+海运险,少了哪样都别发货。
走海运的都知道,西非港口那叫一个黑。加纳特马港的滞港费,一天能要你500美金。但浙江老王有绝活——混装集装箱。
他家的秘籍是:
千万别用国内思维定价!埃塞俄比亚那帮经销商精着呢,他们信高价=高质。河北老刘的鸡饲料,国内卖3200/吨没人要,贴个英文标签标价650美元,反而被抢购一空。
这里有个行业潜规则:非洲市场要留足30%的利润空间。不是咱心黑,是层层分销商要抽成——省级代理吃10%,地区批发啃15%,村镇小贩还要留5%。你要按出厂价加个20%就发货,最后连海运钱都赚不回。
说实在的,我刚开始接触非洲市场也犯怵——又是战乱又是疟疾的。但跑了十几趟后发现,合规经营才是王道。像山西那家黄粉虫厂,老老实实做海关备案、搞HACCP体系认证,现在订单接到手软。
不过得提醒各位新手:千万别碰小作坊代工!去年查获的劣质饲料,霉菌超标40倍不说,包装上还敢印假认证码。这要出了事,可不是赔钱就能了结的。记住啊,非洲兄弟现在学精了,官网都能查认证真伪了。
说到底,非洲饲料市场就像二十年前的中国——遍地黄金也遍地坑。但只要摸清门道、守住质量,这片蓝海够咱吃上三十年。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