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殖新手们,你们是不是经常看着一堆饲料原料发愁?这玉米黄澄澄的是不是好货?豆粕闻着怪怪的还能用吗?别慌!今儿咱们就唠唠怎么用土办法+科学招数,把这饲料原料的底细摸个门儿清!
眼睛就是尺——看颜色和形状
你瞅瞅,好玉米得是金黄透亮的,胚芽那地方要是发黑发灰,十有八九是发霉了。再比如说豆粕,正品是淡黄褐色碎渣渣,要是里头掺了黄土或者玉米面,颜色准保发白发乌,跟掺了灰似的。
鼻子灵不灵?闻味道有讲究
抓起一把鱼粉,要是能闻到淡淡的海鲜味,恭喜你捡到宝了!可要是飘来一股子酸臭味,赶紧撒手——这玩意儿八成是掺了烂棉籽或者尿素。豆粕更得仔细,烤豆香是标配,要是有生豆腥味,说明加热不够,消化率能差一大截。
水浸法——让掺假现原形
整杯水泡饲料这招忒好使!把豆粕往水里一泡,分层了可就有问题:上层飘着豆粕渣,中层糊着玉米面,下层沉着黄泥巴的,绝对是黑心商家掺了假。鱼粉要是泡水后水浑得跟泥汤似的,里头准保掺了羽毛粉或者沙子。
碘酒测试——专治淀粉把戏
拿点饲料撒在盘子里,滴两滴碘酒。要是变蓝了,嘿嘿,这饲料里绝对掺了玉米淀粉或者麸皮!正经豆粕可不会跟碘酒起反应。
误区1:颜色越黄越好?
可别被忽悠了!有些厂家往饲料里加色素,看着金黄漂亮,实际营养可能还不如陈年玉米。就像人化妆一个理儿,表面光鲜不代表底子好。
误区2:蛋白含量高就是王道?
这跟吃补品一个道理,补过头了反而伤身!羽毛粉蛋白含量倒是高,可动物压根消化不了,吃多了还容易闹病。咱们得看的是可消化蛋白,不是标签上那个虚数!
正确认知 | 错误观念 |
---|---|
看原料颗粒均匀度 | 只认颜色鲜艳 |
检测实际消化率 | 迷信标签蛋白数值 |
重视原料新鲜度 | 贪图价格便宜 |
鱼粉鉴定三步走
骨粉防伪指南
买骨粉最怕遇上石灰粉冒充的!教你们招:抓点儿骨粉放稀盐酸里,真货会咕嘟咕嘟冒泡,假货就跟石头似的没反应。要是烧起来有烧头发的焦糊味,那才是正经骨粉。
干了十几年养殖,最深的体会就八个字:多看多摸少贪便宜!去年我亲眼见着邻村老李图便宜买了掺稻壳的麸皮,结果猪集体拉稀,赔进去小两万。
建议大伙儿备个三件套:放大镜看颗粒、密封袋闻味道、矿泉水瓶做水试。碰上大宗采购,宁可多花两百块送检,也别赌运气——饲料省下的钱,还不够给兽医塞牙缝!
说到底,这饲料鉴定就跟挑对象似的,光看外表会吃亏,得多角度考察内在。记住咯,好原料是养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