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养殖户疑惑:"饲料里加预混料到底图个啥?"简单来说,预混料就是猪饲料的"维生素大礼包"。它把猪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酶制剂等浓缩成4%-10%的添加比例,像中粮S-124DH预混料就含有巴罗顿免疫增强剂,能提升猪群抗病力30%以上。
但千万别以为预混料是"万能药",去年邻镇老李直接往玉米面里倒预混料,结果猪群集体腹泻。问题出在基础料搭配——预混料必须与能量饲料、蛋白饲料形成黄金三角。
基础料组合:玉米65%+豆粕18%+麦麸13%
预混料选择:4%仔猪型(含赖氨酸0.92%)
这个阶段就像人类青春期,需要高蛋白支撑骨骼发育。有个冷知识:玉米占比每降低5%,日增重会减少50克。
营养指标 | 要求值 | 实际值 | 达标情况 |
---|---|---|---|
粗蛋白质 | 16% | 16.5% | ✔️超额 |
钙磷比 | 1.2:1 | 1.1:1 | ⚠️需调整 |
消化能 | 3200大卡 | 3180大卡 | ✔️合格 |
基础料调整:玉米58%+豆粕15%+发酵饲料23%
预混料升级:4%育肥料(含复合益生菌)
这个阶段要像健身增肌,每吨饲料添加500克专用益生菌,料肉比能从3.2:1降到2.8:1。有个省钱妙招:用10%发酵豆渣替代等量豆粕,每月省600元饲料成本。
常见误区纠正:
终极组合:玉米50%+豆粕12%+米糠30%+油脂3%
预混料配方:4%强化型(含有机硒)
此时要像运动员备赛,添加2%植物油可使背膘厚减少1.5毫米。实测数据显示:日粮代谢能每提高100大卡,出栏时间提前3天。
三大关键调整:
遇到最多的问题:"按标准配比为啥猪不长肉?"去年我接手过典型案例:某养殖场严格按照推荐配方,但日增重只有0.4公斤。后来发现三个致命错误:
错误一:玉米粉碎过细
错误二:预混料混合不均
错误三:忽视原料新鲜度
冷门但有效的组合方案:
设备升级建议:
站在养殖户角度说句实在话:与其盲目追求高价预混料,不如吃透基础配方原理。就像中粮S-124预混料虽好,但搭配不当照样白费。记住这个铁律:好配方=60%原料质量+30%精准配比+10%饲养管理,缺一不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