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饲料董事长如何挽救濒临破产的企业?
2025年的财务数据显示,阳光饲料负债率高达187%,23家供应商集体断供。董事长张明远力排众议做了三个决定:砍掉占营收35%的禽料业务,抵押个人房产筹集3000万现金,与中科院合作研发菌酶协同技术。正是这次壮士断腕,让企业两年后逆袭——2025年反刍饲料市场份额从4.3%跃至12.7%。河北经销商老赵回忆:"当时张总带着技术团队吃住在养殖场,三个月调试出瘤胃调控型饲料,育肥牛日增重突破1.5公斤。"

掌舵人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2025年行业价格战白热化阶段,张明远祭出三把利剑:
内蒙古某万头牧场场主证实:"去年遭遇极端寒潮,阳光的技术员带着低温发酵菌剂连夜进场,青贮料损耗从预估的30%降到7%。这种应变能力,其他厂家根本做不到。"
三次关键抉择背后的管理哲学
对比行业龙头海大、新希望的策略,张明远的决策更显锋芒:

山东畜牧局专家王教授评价:"张总最厉害的是把饲料做成解决方案,他们开发的母畜围产期营养包,让1000头规模猪场年均多活仔猪286头,这才是客户死心塌地的根本原因。"
看着办公室墙上"存粮如存金"的书法,张明远最近又在谋划新动作。据内部消息,阳光饲料正在测试菌丝体蛋白饲料,这可能会让豆粕用量再降15%。但让我担忧的是,过于激进的技术路线是否会让企业重蹈当年禽料业务的覆辙?毕竟,现在养殖户更在意的是看得见的效果,而不是实验室里的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