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育肥阶段突发群体性发病
2025年11月某万头猪场,3000头育肥猪群在80-100日龄时突然出现大面积精神沉郁、皮肤发绀,现场可见20%猪只蜷缩在角落喘息。驻场兽医观察到:

这种典型混感场景往往源于母猪群带毒传播、环境消毒不彻底等多重因素叠加。
场景二:断奶仔猪持续性死淘
在山东某两点式猪场,35日龄断奶仔猪转入育肥舍2周后,保育阶段死淘率突破5%。现场发现:
此时需警惕母源抗体消失后的免疫空白期,通过"蓝耳弱毒苗+圆环亚单位苗"联合免疫可降低后期混感风险。

场景三:高热反复的"治疗怪圈"
河南某猪场曾连续3周使用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治疗,但停药即复发。深度排查发现:
突破点在于建立"免疫球蛋白注射+疫毒清拌料"的立体防控体系,配合每日环境酸化处理。
场景四:与非瘟症状的鉴别困局
2025年冬季,河北某养殖户误将混感高热当作非洲猪瘟准备清场。关键鉴别点包括:

通过快速PCR检测排除非瘟后,立即启动"藿香正气散饮水+金甘清拌料"的中西医结合方案。
场景化解决方案矩阵
| 风险阶段 | 预警信号 | 处置要点 | 效果验证周期 |
|---|---|---|---|
| 母猪带毒期 | 流产率上升 | 蓝耳疫苗跟胎免疫+ELISA抗体监测 4周批生产 | |
| 保育过渡期 | 采食量下降10% | 多维太保饮水+控蓝套餐拌料 | 14天 |
| 育肥爆发期 | 单日死淘超3% | 重症太保针注射+清温太保化 | 72小时 |
| 全场防控期 | 环境PCR检测阳性 | 非克太保带猪消毒+全进全出制度 | 季度评估 |
深度启示
混感防控本质是时空管理:

通过上述场景化处置,某集团猪场将混感死亡率从12.7%降至1.3%,证明精准场景应对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