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鸽舍里,刚满月的幼鸽扑棱着翅膀,眼睑上黄豆大的痘疹已经化脓,鸽主张大姐急得直抹眼泪——这已经是本周第三只感染鸽痘的赛鸽。这种揪心场景让养鸽人寝食难安:鸽子长了颗痘怎么办?去年江苏某信鸽基地就因处理不当,导致整棚60%幼鸽感染,最终靠着红光断喙术+中药雾化的组合疗法,将治愈率从43%提升到91%。今天我们就从鸽痘识别到应急处理,手把手拆解这场"战痘"行动。

① 皮肤型(占62%)
特征:裸露皮肤出现灰白色结节,7-10天形成棕褐色痂皮。如发现鸽爪关节处有米粒状凸起,且伴随羽毛蓬乱,基本可判定。山东鸽友实测,这类鸽痘会使幼鸽日进食量减少30%。
② 白喉型(占28%)
危险信号:口腔黏膜出现黄白色假膜,呼吸时发出"咯咯"声。河北某鸽场案例显示,未及时处理的病鸽48小时内死亡率达55%。关键识别点:掰开喙部可见喉头有豆腐渣样沉积物。
③ 混合型(占10%)
复合型病症需警惕:眼部痘疹化脓+翅膀根部结节同时出现。这类情况必须立即启动三级隔离预案,避免整棚感染。

第一步:紧急隔离
➊ 转移病鸽至独立消毒笼(温度28℃/湿度55%)
➋ 佩戴专用棉质脚套防止自啄
➌ 笼底铺设竹炭吸湿垫(每4小时更换)
第二步:精准清创
| 痘疹类型 | 处理方案 | 工具选择 |
|---|---|---|
| 未化脓 | 医用镊子垂直拔除 | 放大镜+弯头镊 |
| 已化脓 | 5%盐水湿敷后切除 | 眼科剪+止血钳 |
| 眼睑处 | 2%硼酸冲洗+红霉素眼膏 | 滴管+棉签 |
第三步:阶梯用药
▸ 皮肤型:碘甘油+云南白药粉(1:1混合)每日3次
▸ 白喉型:0.01%高锰酸钾雾化(每次15分钟)
▸ 混合型:六神丸粉末吹喉+紫草油外涂

第四步:营养支持
➊ 灌服5%葡萄糖盐水(每次5ml)
➋ 添加维生素AD3粉(每公斤饲料2g)
➌ 早晚各喂3粒去皮花生米
第五步:环境消杀
➊ 病鸽原栖架用火焰喷枪灼烧10秒
➋ 鸽粪池撒生石灰(厚度≥3cm)
➌ 安装防蚊纱窗(目数≥60)
❌ 错误1:暴力撕痂
江苏鸽友曾用指甲硬抠痘疹,导致6只幼鸽继发败血症。正确做法应先用温水软化痂皮。

❌ 错误2:滥用抗生素
给病毒性鸽痘注射青霉素,反而破坏肠道菌群。应先送检区分细菌/病毒类型。
❌ 错误3:忽视疫苗时效
7明确指出,发病后接种疫苗无效。应在幼鸽21日龄时翼膜刺种。
① 疫苗防线
▸ 种鸽产前30天加强免疫
▸ 幼鸽21日龄首免,45日龄二免
▸ 使用鸽痘-沙门氏菌二联苗

② 营养矩阵
| 阶段 | 关键营养 | 添加量 |
|---|---|---|
| 育雏 | 蛋氨酸 | 0.38% |
| 换羽 | 鱼肝油 | 2ml/L水 |
| 比赛 | 啤酒酵母 | 3%拌料 |
③ 环境管控
➊ 安装负离子发生器(浓度≥5×10^6/cm³)
➋ 每周3次带鸽消毒(戊二醛/季铵盐轮换)
➌ 栖架间距扩大至35cm
④ 生物防护
▸ 鸽舍周边种植薄荷驱蚊
▸ 每周投放500只捕食螨
▸ 饲料添加0.5%大蒜素

⑤ 监测预警
➊ 建立"痘情日志"记录系统
➋ 每周抽检10%鸽群咽喉拭子
➌ 购置便携式ATP荧光检测仪
在华东鸽病诊疗中心工作八年,最深体会是:治痘如救火,分秒必争。去年指导的浙江鸽场,通过"五早防控体系"(早发现、早分型、早隔离、早用药、早免疫),将鸽痘发病率从37%压到5%以下。特别提醒:接种疫苗后第7天必须检查翼膜是否结痂,这是免疫成功的金标准。近期发现用芦荟凝胶替代碘酒处理创面,可缩短愈合周期3天,且不留疤痕。记住,鸽痘不仅是疾病,更是养殖管理的试金石——那些总在凌晨查看鸽群的养鸽人,往往最先嗅到危险气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