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山东某猪场去年将育肥猪料改为膨化工艺,每吨成本增加240元,结果料肉比仅降低0.03。这揭示出膨化并非万能钥匙,不同猪群、不同阶段需差异化选择。今天用实测数据拆解核心差异点,教你精准决策。

膨化饲料需经历110-200℃高温,高压环境达25-100kg/cm²,比普通制粒温度高出40℃以上。这种极端条件带来三大核心差异:
设备差异更明显:膨化机螺杆长径比达12:1,是普通制粒机的3倍,内部配置强力剪切装置,才能处理高蛋白、高脂肪配方。
膨化饲料四大改造:

但存在隐形损耗:
| 指标 | 膨化料 | 普通料 | 差异率 |
|---|---|---|---|
| 吨电耗 | 85度 | 32度 | +166% |
| 设备折旧 | 4.2元/吨 | 1.8元/吨 | +133% |
| 乳猪料肉比 | 1.35 | 1.52 | -11% |
| 育肥猪效益 | -23元/头 | 基准值 | —— |
关键 :
必须膨化的3类饲料:

不必膨化的原料:
互动话题:你在猪场用过膨化料吗?实际效果是否符合预期?欢迎分享你的经验~
: 1提到膨化温度范围
: 2描述膨化高压环境参数
: 3对比不同工艺效益
: 5详述仔猪料配方
: 6分析营养损耗
: 7引用消化率提升数据
: 8说明脂肪复合物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