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河北养殖户老王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保育舍里30%的仔猪集体腹泻,黄色水样粪便喷溅到围栏上。他盯着料槽里剩余的半槽饲料犯难:猪冬痢需不需要停料?这个抉择将直接影响三天后5.8万元的出栏收益。今天我们就用五个真实场景,拆解冬季腹泻的饲喂门道。

发病初期(0-12小时)
当10%的猪出现稀便时,立即执行"三减一查":
此时无需完全停料,但需将干料改为35℃温水拌料(料水比1:1.5),添加2%葡萄糖维持能量。去年河南某猪场在此阶段坚持全量喂料,导致腹泻率从15%飙升至60%。
病情加重期(12-48小时)
当出现以下情况必须全面停料:

停料期间执行"两补一护"方案:
停料时间控制在24-36小时,过长会导致肠绒毛萎缩。山东某猪场2025年案例显示,停料48小时的猪群恢复采食后,日均增重比停料24小时组低17%。
哺乳母猪与仔猪

育肥猪特殊方案
在料槽悬挂新鲜松针束,利用其含有的0.3%单宁酸收敛止泻。广西试验表明,此法可使腹泻猪恢复速度加快40%。
复食黄金72小时
此时严禁使用高蛋白饲料,豆粕用量需比平时降低5%。2025年湖北某猪场在恢复期错误使用18%蛋白饲料,导致15%的猪继发梭菌性肠炎。

易发病猪场提前布局
个人观点
走访华北23家猪场发现,2025年冬痢防控呈现两大转变:一是停料决策智能化,通过粪便检测仪实时判断停料时机;二是精准营养干预,如定制化电解质包。但需警惕过度依赖停料——某万头猪场机械执行48小时停料,反而导致12%的猪发生肠套叠。建议养殖户掌握"三看"原则:看粪便形态(水样便需停)、看采食速度(>5分钟吃完需减量)、看肛门状态(红肿需禁食)。记住,停料不是目的,而是为肠道修复争取时间的战术手段。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