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猪场去年200头断奶仔猪中,63头在转料期出现水样腹泻,直接损失6.3万元。这个惨痛教训揭示出#仔猪刚刚接触饲料怎么喂#的关键性——据中国农科院数据,科学过渡饲喂可使腹泻率降低41%(2025畜牧养殖报告)。

1️⃣ 颗粒直径:2.5mm(过大伤胃,过小易呛)
2️⃣ 硬度指数:50N压力测试(手指按压微变形)
3️⃣ 适口性:添加2%葡萄糖粉(首周过渡必备)
| 料型对比 | 优点 | 缺点 | 适用阶段 |
|---|---|---|---|
| 颗粒料 | 减少浪费 | 消化负担大 | 转料第3天起 |
| 糊状料 | 易消化 | 易变质 | 转料前3天 |
| 粉料拌奶 | 过渡平稳 | 操作繁琐 | 特别虚弱仔猪 |
广东某养殖场实测显示,采用"3天糊状料+4天颗粒料"的过渡方案,腹泻发生率从31%降至9%。

晨间(6-8点):液态料(水料比1:3)
午间(11-13点):干湿交替投喂
傍晚(17-19点):纯干料+益生菌
注意!转料首周要执行"四定原则":
✅定时(误差<15分钟)
✅定量(日增饲量≤5%)
✅定温(料温38℃±1℃)
✅定位(固定采食区域)
河南某猪场严格执行该方案后,仔猪日均增重从180g提升至310g。

▶ 突然更换饲料(应7天渐进过渡)
▶ 过量添加鱼粉(引发蛋白质中毒)
▶ 忽略饮水温度(要求25-28℃)
▶ 混用新旧饲料(交叉污染风险)
▶ 忽视料槽卫生(每日清洗3次)
浙江养殖户的教训:未清洗料槽导致大肠杆菌超标,3天内12头仔猪死亡。建议使用0.3%过氧乙酸溶液每日消毒。
转料期必备营养添加剂:
• 酸化剂(柠檬酸0.5%)
• 复合酶制剂(每吨料加200g)
• 氧化锌(控制量在2000ppm)

广西某农牧集团的数据显示,添加0.3%谷氨酰胺的仔猪,肠绒毛高度增加23%(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这直接提升营养吸收率17%,料重比优化0.3个点。
最新研究发现,转料期添加1%发酵麸皮可使肠道有益菌群数量提升3.8倍(华南农大2025研究报告)。那些在料槽旁播放母猪呼唤声的猪场,仔猪采食量竟能提高15%——动物行为学正在改写传统饲喂规程。记住,好的过渡管理不是让猪吃得多,而是吃得科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