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科学养殖 >
猪饲料必须膨化吗?生产工艺与效益解析

作者:养殖宝典 时间:2025-11-12 阅读:159

河北养殖户赵德贵去年购入未膨化饲料,导致300头仔猪腹泻率激增40%,而改用膨化料后成活率提升25%。这并非个案——2025年农业部抽检数据显示,保育料膨化率已达78%,但育肥料仅23%。猪饲料是否必须经历膨化过程?答案藏在生产工艺的细节里。

猪饲料必须膨化吗?生产工艺与效益解析

膨化工艺的本质作用

膨化是通过高温高压使淀粉糊化的物理过程,关键参数包括:

  • ​温度​​:120-150℃(超过160℃产生有害物质)
  • ​压力​​:15-40大气压
  • ​水分​​:13%-18%

广东某饲料厂对比实验显示:

猪饲料必须膨化吗?生产工艺与效益解析
指标膨化料未膨化料
淀粉糊化度92%65%
蛋白质变性率18%5%
霉菌毒素降解率73%12%

(数据来源:粤饲研〔2025〕09号)
但膨化会使维生素损失率增加15%,需额外添加包被型维生素。


必须膨化的三类场景

2025年全国饲料安全报告指出,三种情况必须采用膨化工艺:

  1. ​仔猪开口料​​:膨化处理使抗原蛋白失活率超90%
  2. ​含抗营养因子原料​​:如豆粕膨化后胰蛋白酶抑制剂降76%
  3. ​高淀粉配方​​:膨化使能量利用率提升12%

江苏某万头猪场实践案例:

猪饲料必须膨化吗?生产工艺与效益解析
  • 保育料膨化:料肉比从2.1降至1.8
  • 育肥料未膨化:每吨成本节省80元
    但玉米膨化后必须添加0.2%脂肪,否则易产生粉尘。

替代方案的成本效益

当无法实施膨化时,可用以下方法补偿:

  1. ​发酵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48小时,淀粉消化率提升19%
  2. ​酶制剂添加​​:复合酶用量需增加30%
  3. ​超微粉碎​​:粒径≤150μm时,消化率接近膨化效果

山东某养殖户采用"发酵+酶解"方案:

  • 豆粕发酵36小时
  • 添加0.1%蛋白酶
  • 玉米粉碎至1mm
    该方案使饲料效率达到膨化料的92%,而成本降低35%。

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显示,膨化工艺的碳排放是传统制粒的1.8倍(2025年数据)。这预示着未来饲料加工业可能转向低温改性技术。当你在饲料车间看到膨化机喷吐着热浪时,或许该思考:这道工序带来的效益,是否真的大于环境代价?答案可能就在下一季的电费账单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kexue/94881.html

标签: 膨化,生产工艺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