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养鸡场2025年因使用含博落回的饲料导致4000只蛋鸡中毒,检测发现血根碱含量超标12倍。这个事件将饲料目录里博落回的争议推向风口浪尖——2025版《饲料原料目录》虽保留其合法身份,但明确规定单宁含量不得超过3.2%。

博落回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应用基于三大特性:
但2025年农业农村部风险监测显示:
| 类型 | 合格率 | 单宁含量范围 | 血根碱检出率 |
|---|---|---|---|
| 全株粉 | 58% | 4.1%-6.7% | 92% |
| 醇提物 | 83% | 2.8%-3.5% | 37% |
| 膜分离精粉 | 95% | 1.2%-2.1% | 5% |
广东某饲料企业的技术突破具有代表性:

当前主流替代物包括:
现行检测标准存在两大漏洞:
从事饲料安全研究11年,笔者认为饲料目录里博落回的存在价值在于其性价比优势,但必须建立全产业链管控体系。建议中小型养殖场优先选择膜分离精粉产品,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连带责任协议。未来三年内,随着新型植物提取物技术的成熟,博落回的市场份额可能从当前的18%缩减至7%左右——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更是食品安全倒逼的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