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千头母猪场的李老板去年遭遇怪事:用育肥猪全价饲料喂养的母猪群,哺乳期掉膘率高达42%,仔猪存活率仅78%。检测发现,问题根源竟是饲料中的锌含量超标3倍。这案例揭示:全价饲料并非万能钥匙,母猪饲喂需要精准配方。

《中国猪饲养标准》(NY/T 65-2025)明确指出,母猪与育肥猪营养需求存在本质差异:
| 营养指标 | 妊娠母猪需求 | 育肥料含量 | 差异率 |
|---|---|---|---|
| 粗蛋白 | 14% | 18% | +28.6% |
| 钙 | 0.75% | 0.6% | -20% |
| 可消化氨基酸 | 0.65% | 0.85% | +30.8% |
江苏某养殖场实测数据显示:长期使用育肥料喂养的母猪,子宫复旧时间延长5.3天,二胎间隔增加11天。

1. 微量元素失衡:
育肥料中高铜(125-250ppm)会抑制母猪铁吸收,导致:
• 血红蛋白值<110g/L(正常值>130g/L)
• 产程延长至4.2小时(正常≤3小时)
2. 纤维含量不足:
全价料的3%纤维无法满足母猪需求,引发:
• 便秘发生率升至37%
• 胃溃疡风险增加2.3倍
3. 能量密度过高:
3.3Mcal/kg的代谢能导致:
• 背膘厚度超24mm的比例达61%
• 乳腺发育不良率提升19%

4. 维生素配比错位:
过量维生素A(>15000IU/kg)干扰胚胎着床,使:
• 受胎率下降至76%
• 死胎率升至8.3%
山东某猪场遭遇相似问题时采取三阶调整法:
实施后数据变化:

| 指标 | 改良前 | 改良后 |
|---|---|---|
| 泌乳量 | 5.8kg | 7.2kg |
| 21日龄仔猪重 | 5.3kg | 6.1kg |
| 断奶发情间隔 | 8.3天 | 5.7天 |
以100头基础母猪群计算:
| 项目 | 全价料方案 | 专用料方案 | 差异 |
|---|---|---|---|
| 年饲料成本 | 38万元 | 42万元 | +4万 |
| 年产活仔数 | 2150头 | 2380头 | +230 |
| 断奶仔猪收益 | 107.5万元 | 119万元 | +11.5万 |
即便饲料成本增加4万元,净收益仍多出7.5万元(数据来源:《中国猪业》2025年第6期)。
走访国内多家种猪场发现,前沿企业已开始采用动态配方系统:根据母猪背膘、胎次、季节自动调整营养参数。广东某集团引入该系统后,母猪使用年限从2.8胎提升至3.5胎,每头母猪终身多创造3800元效益。这或许将改写传统饲喂方式,但核心原则不变:母猪不是育肥机器,精准营养才是长久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