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临沭的养猪户老李发现,自家猪圈里的存栏量明明减少了,可猪价却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这不禁让人想问:临沭猪价到底还能不能涨上去?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

先说说直接影响临沭猪价的几个硬指标。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今年豆粕价格从年初的3800元/吨涨到现在的4200元,光是这一项每头猪就得多花50块成本。再看存栏量,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临沭周边20公里内的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
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年中秋前的猪肉销量反而比去年增长了25%。这说明什么?消费端的需求在回暖,但供给端还没完全跟上节奏。另外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政府今年连续三次启动冻猪肉收储,光8月份就在山东地区收了2.3万吨。
现在临沭的猪市有点像跷跷板,咱们来拆开看看两头的情况。供给方面,去年那波"猪周期"低谷让不少散户退场,现在规模养殖场的市场份额从58%提升到了72%。需求侧的变化更明显,我上周去临沭最大的农贸市场转悠,发现排骨摊位前排队的人比半年前多了两倍。

不过要注意的是,节日效应的影响正在减弱。往年中秋国庆能带动30%的价格涨幅,今年中秋前两周的批发价只涨了8%。市场管理员老张跟我说:"现在大家买肉越来越精明了,不像以前过节就囤货。"
先说 :临沭猪价在元旦前大概率会震荡上行。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看时间节点,接下来要经历元旦、春节两大消费旺季。再算算时间账,现在补栏的仔猪要出栏得等到明年3月,正好形成供给空窗期。
但别急着高兴,有四个风险点要注意:

我专门查了临沭过去五年的价格数据,发现每年11-12月的猪价平均涨幅在15%左右。不过今年有个特殊情况——临沭新建的冷链物流园马上要投入运营,这个能减少20%的运输损耗,对稳定价格有帮助。
对于还在观望的养殖户,我建议重点关注这两个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和仔猪价格。现在临沭周边30斤的仔猪卖到680元/头,比成本价高出18%,这说明市场预期向好。
要是手里有存栏的养殖户,可以试试这两个招数:

说到底,临沭猪价就像春天的天气,看着忽冷忽热,其实大趋势是往暖和里走。咱们既要盯着饲料价格这些明面上的数字,也得留心消费习惯这些暗处的变化。照我看,今年冬天手里有猪的养殖户,只要不瞎折腾,应该能过个踏实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