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猪舍里,河北养殖户李建军举着手电筒发愁。刚分娩的母猪趴在产床上,食槽里的哺乳料丝毫未动,这已经是产后第36小时。去年隔壁老王的母猪就因产后厌食导致奶水不足,整窝仔猪存活率不到60%。产后的母猪可以喂饲料吗?中国农科院2025年调研数据显示,92%的养殖户都存在喂养误区。

李建军按照技术员指导,取出提前准备的产后护理包:
❶ 电解质水(1000ml温水+50g葡萄糖+5g小苏打)用注射器缓慢灌服
❷ 发酵青饲料200g(苜蓿与胡萝卜3:1混合)
❸ 哺乳料按正常量1/3投喂(添加2%鱼肝油粉)
重要发现:产后6小时内补充150g优质蛋白,可使初乳产量提升38%(数据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所)。
▼产后三天饲喂方案对比▼
| 时间节点 | 传统做法 | 科学方案 | 效果差异 |
|---|---|---|---|
| 产后6小时 | 禁食 | 灌服电解质 | 子宫恢复快2.7小时 |
| 产后24小时 | 喂大量精料 | 精料+青料1:1 | 便秘率降65% |
| 产后72小时 | 自由采食 | 分6次定时饲喂 | 采食量+28% |
技术员带来检测仪显示,李建军的母猪血钙值仅1.8mmol/L(正常值2.2-2.6)。立即调整配方:
→ 哺乳料占比60%(粗蛋白18%)
→ 膨化大豆添加15%(提高能量密度)
→ 预混料加倍(重点补充维生素E与硒)
江苏某猪场实测:这种配方使产后瘫痪发生率从12%降至3%,泌乳量日均增加0.8kg。

第七天清晨,李建军惊喜地发现母猪开始主动觅食。他按照新方案操作:
① 每天5:30喂温热的麸皮盐水(0.5kg麸皮+0.3%食盐)
② 10:00添加200g熟鸡蛋(每头每日)
③ 19:00补充500g青贮饲料
监测数据显示:这种"三阶段饲喂法"使仔猪21日龄断奶重平均提升300g,母猪体况评分维持7分以上(满分9分)。
看着12头圆滚滚的仔猪争抢奶头,李建军在养殖日志上记录:产后第10天,母猪日均采食量突破6.2kg。猪舍墙上的温控器显示26℃,这个数字提醒他——科学的温度管理配合精准营养,才是产后恢复的关键。食槽里新换的哺乳料散发着淡淡的鱼粉香气,那是经过三次品质检测的保证,也是现代养殖技术的底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