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断奶的仔猪突然集体腹泻,老张看着满地狼藉的饲料槽发愁——这袋浓缩饲料到底该什么时候加?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养殖新手。科学使用浓缩饲料不仅能提升仔猪成活率,还能降低23%的饲养成本。本文将用三组关键数据,拆解浓缩饲料的引入时机与操作要点。

仔猪消化系统在断奶后经历重组,21-28日龄是引入浓缩饲料的临界点。河南某猪场2025年数据显示,28日龄开始添加5%浓缩饲料的仔猪,比35日龄添加组日均增重高18%。此时需注意:
这里有个实用技巧:用5%葡萄糖水拌料可提高18%采食量,帮助仔猪适应新饲料。
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动态调整浓缩饲料比例,参考以下配比模型:

| 阶段 | 浓缩料占比 | 能量饲料组成 | 日均增重 |
|---|---|---|---|
| 哺乳期(14天) | 0% | 全脂奶粉+教槽料 | 220g |
| 保育期(30天) | 8% | 膨化玉米+豆粕 | 450g |
| 育肥期(60天) | 12% | 压片玉米+小麦麸皮 | 680g |
山东某猪场的教训:在保育期使用15%浓缩饲料,导致30%仔猪出现维生素过量症状,调整至8%后恢复正常。
混合不均匀导致营养失衡
正确混合步骤:
① 浓缩料与10倍麦麸预混 → ② 加入50%玉米粉二次混合 → ③ 与剩余原料充分搅拌
忽视原料新鲜度
玉米粉碎后需在48小时内使用完毕,夏季需加入0.3%丙酸钙防霉变。河北某养殖户因使用存放5天的粉碎玉米,导致饲料黄曲霉超标,损失12头仔猪。

个人观点:走访二十余家猪场发现,成功案例都建立了"三时三查"制度——定时记录采食量、实时监测粪便状态、及时调整配方比例。浓缩饲料不是万能药,更像是精密仪器,用得好增产增效,用不好反成毒药。记住:好饲料不在添加多少,而在消化多少。下次搅拌饲料时不妨想想:这勺浓缩料,究竟是营养剂还是肠道杀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