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兄弟是不是被账本搞得头晕?看着车间里吐出来的棉粕棉壳直发愁,心里直打鼓:这堆东西到底值几个钱?别急!今儿咱就像剥花生似的,把棉籽加工的账本一层层剥开。先考考你:同样10吨棉籽,为啥老王家能多赚五千?🤔
(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河北见到的场景)孙老板指着仓库里的棉壳堆神秘一笑:"这些'垃圾'去年让我多赚了辆皮卡!"原来他把棉壳卖给有机肥厂,每吨多赚150。所以说,成本计算可不只是算数题,更像是寻宝游戏!
咱们先来认识下成本界的"五虎上将",少算一个都可能血亏:
举个活例子🌰:周姐的油坊把棉籽清洗改在产地做,每吨省运费60,全年光这项多赚3万!
这时候肯定有人问:具体咋算?拿刘老板的惨痛教训当教材:
发现问题没?刘老板漏算了副产品深加工!要是把棉粕做成饲料添加剂,每吨能多卖300,这单立马减亏3600。所以说,死算不如活算!
在江苏见过个神人,把每吨加工成本压到同行七折,秘诀在这:
(突然想到个冷知识:每年霜降后10天棉籽含油量最高,这时候加工最划算)
⚠️血泪警告!这四个坑我见人栽过上百次:
真人真事:吴总去年突击买除尘设备花了12万,这笔钱要是提前摊进成本,每吨棉油定价就能多报150!
干了八年成本会计,发现这行当跟炒菜异曲同工——既要算清每样原料成本,还得把握火候(市场行情)。最近发现新玩法:把棉油加工和碳交易挂钩,每吨棉壳能换碳积分!这就像炒菜时突然发现调料能卖钱。
最后说句大实话:现在搞棉籽加工,拼的是把每个环节都变成"钱袋子"。说不定哪天,你车间里的棉壳堆就能变成金矿!
(写到这儿手机突然响,原料商老张发消息:新疆棉籽下周每吨降200!赶紧更新成本核算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