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某万头规模牛场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将肉牛日均增重从1.2kg提升至1.8kg。这种含32%全株玉米青贮的育肥饲料,粗蛋白含量达14.5%,但越冬期间必须控制黄贮比例在40%以内——掌握这些参数能让每头牛多赚700元。

内蒙东西部差异配方对比:
| 区域 | 精料占比 | 青贮类型 | 添加剂方案 | 料肉比 |
|---|---|---|---|---|
| 东部 | 45% | 全株玉米 | 酵母培养物 | 5.8:1 |
| 西部 | 38% | 燕麦青贮 | 过瘤胃脂肪 | 6.3:1 |
| 中部 | 42% | 苜蓿混贮 | 缓释尿素 | 5.9:1 |
赤峰某牧场的实战数据:在精料中添加8%马铃薯渣,粗纤维含量降至18%,饲料转化率提升12%。关键要控制马铃薯渣水分≤13%,防止霉变。
三种青贮替代物料经济账:

锡林郭勒牧民创新做法:将发酵羊粪按5%比例掺入饲料,瘤胃微生物活性提升37%,但需经85℃高温灭菌处理。
2000头规模牛场年度节本方案:
通辽某企业引入近红外检测仪后,原料验收误差从±3%降至±0.5%,年避免损失45万元。

#草原育肥技术讨论#
您用过哪些特色育肥饲料?欢迎晒出配方(留言区抽3人送《蒙东地区肉牛营养手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