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养牛的朋友是不是经常搞不明白?明明都是喂牛的吃食,为啥有的叫精料,有的叫饲料?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这事——我敢打赌,看完这篇至少能帮你省下30%的饲料钱!
去年河北有个养牛场,老板把精料当主食喂了三个月,结果牛群集体拉稀,直接亏了15万。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就是没搞懂精料和饲料的根本区别。
饲料其实是个大箩筐,所有牛吃的东西都叫饲料,就跟咱们说"吃饭"一样笼统。而精料就像饭桌上的红烧肉——专门补充高能量的好东西。举个栗子:青草、玉米杆这些属于粗饲料,玉米粉、豆粕这些就是精料补充料。
咱们直接上硬货对比,保管你三分钟看明白:
对比项 | 精料 | 普通饲料 |
---|---|---|
粗纤维含量 | 低于18% | 必须高于18% |
每公斤能量 | 11077千焦起步 | 只有精料的三分之一 |
主要原料 | 玉米、豆粕、添加剂 | 秸秆、青贮、干草 |
每吨成本 | 3000-5000元 | 800-1500元 |
日喂量上限 | 不超过总饲料60% | 无限制 |
关键点:精料就像浓缩咖啡,劲儿大但不能当水喝;普通饲料好比白开水,天天喝没问题但不管饱。
根据四川12316热线统计,80%的养殖纠纷都跟饲料用错有关。特别是这三个要命的误区:
精料越贵越好?
有个云南养殖户买了进口精料,结果牛拉肚子比吃本地料还严重。其实精料要看成分标签,比如600斤的牛用14%蛋白的就足够,用18%的纯属浪费。
混合喂更省事?
5说的很清楚——混合喂得讲究顺序!先喂粗饲料垫底,2小时后再给精料,这样消化效率能提高23%。要是胡乱搅和着喂,小心牛得胃胀气!
精料能替代粗饲料?
去年内蒙有个案例,养殖场全天喂精料,结果30%的牛得了酸中毒。牛是反刍动物,每天必须吃够体重的1.5%粗纤维,就跟人必须吃蔬菜一个道理。
说个真实案例:山东老张去年按我说的"三阶段喂法",800斤的牛日均增重从1.2公斤提到1.8公斤,饲料成本反而降了15%。具体咋操作?
架子期(300-600斤)
粗饲料占70%,每天加体重0.8%的精料。重点补钙磷,推荐配方:玉米60%+豆粕20%+预混料10%
育肥期(600-1000斤)
精料提到体重的1.2%,记得早上先喂青贮,消化两小时再给精料。这时候蛋白降到15%刚刚好
冲刺期(1000斤以上)
用"阶梯增量法":每周精料增加0.3%,配合过瘤胃氨基酸。这时候别心疼钱,日均增重能到1.8公斤
最近跟几个饲料厂老板聊,发现个新趋势——定制精料补充料。就像2说的,过瘤胃技术能让维生素吸收率翻倍。不过要注意三点:
小编观点:现在养牛早就不是"一把草一把料"的粗放时代了。记住这个公式:养殖效益=(精料营养×吸收率)-(粗料成本×损耗率)。把精料和粗料的关系整明白了,才算摸到科学养殖的门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