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喂!最近不少养牛新手跟我倒苦水,说自家牛儿换了饲料就闹肚子,整得人仰马翻的。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处理不好真能折腾得人掉层皮。今儿咱就仔细说,保准让大伙儿听明白咋回事!

咱先整明白啥叫牛痢疾。简单说就是牛儿们吃了不合适的饲料后,肠道闹脾气了——上吐下泻、精神头蔫吧、反刍都不利索。有些牛拉出来的粑粑还带血丝儿,跟红白豆腐脑似的,那味道酸爽得能熏个跟头。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隔壁村老王给牛换了新饲料,第三天整个牛棚都弥漫着腥臭味。最惨的一头牛一天拉稀20多次,最后在地上起不来。后来兽医一查,好家伙!新饲料里掺了发霉的玉米秸秆,整得牛儿们集体中招。
这事儿得从牛肚子里的"小社会"说起。牛的瘤胃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就跟咱人类肠道菌群似的。突然换饲料就好比给这些微生物"断粮",它们能不急眼么?

具体来说有三大雷区:
这里头还有个冷知识:牛对饲料气味的敏感度比人高50倍!突然换饲料,它们可能直接绝食抗议。
咱老祖宗说得好,防病胜于治病。记住这个"四步走"口诀:

有个养殖户朋友跟我分享经验:他在饲料过渡期每天往料里加把红糖,牛儿们吃得那叫一个欢实。这法子听着玄乎,其实原理很简单——甜味能刺激唾液分泌,帮助消化。
真要遇上拉稀也别慌,记住这个"中西合璧"组合拳:
有个特逗的事儿:东北老铁们爱用白酒兑蒜泥给牛灌服,据说效果立竿见影。不过得提醒新手,这招得控制量,50斤的牛最多灌二两,整多了牛儿该耍酒疯了。

养了十几年牛,我算是看明白了:饲料转换就像给人换水土,得慢慢来。去年我给牛场换饲料时,愣是花了半个月搞过渡期。每天记录每头牛的排便情况,整得跟老中医把脉似的想想,有三件事特别重要:
说到底,养牛这事儿就是个细致活儿。别看牛儿们个头大,肠胃可比林黛玉还娇气。记住老话说得好:"饲料转换如绣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咱把预防做到位,治疗备齐全,保准让牛儿们吃嘛嘛香,长得膘肥体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