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的养殖户老赵去年发现,自家猪场的饲料成本比其他养殖场高出15%,但日增重却少了20%。经畜牧站检测发现,问题出在那包被忽视的猪饲料预混料——他使用的是三年前剩余的育肥料,导致母猪繁殖率下降23%。这个案例反映出预混料在养殖中的关键作用往往被低估。

营养平衡的中枢系统
预混料不是简单的添加剂,而是承担着三大核心功能:
山西某万头猪场的对比试验显示,使用合格预混料的猪群料肉比为2.8:1,而未添加的对照组达到3.5:1。这意味着每头出栏猪可节省饲料成本38元。
功能成分深度解析
氨基酸平衡体系是预混料的核心价值。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赖氨酸含量通常短缺0.3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合格预混料会精确添加:

山东德州养殖基地的实践表明,补充0.15%复合氨基酸的猪群,日均增重提高12%,瘦肉率增加5个百分点。
增效节本的双重价值
不同生长阶段的配方差异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保育期(10-25kg):预混料占比4%,重点强化免疫组分
生长期(25-60kg):占比3%,侧重骨骼发育营养
育肥期(60kg-出栏):占比2.5%,着重脂肪沉积调控
广东温氏集团的养殖数据显示,阶段化使用预混料的猪场,每头猪可多获利57元。这源于三个方面:

选择使用的实用指南
贮藏条件直接影响有效成分保持率。开封后的预混料应采用三层密封法:
① 内层铝箔袋热封
② 中层套PE密封袋
③ 外层存放于避光容器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使维生素存留率保持在95%以上(检测机构:农业部饲料效价评价中心)。
养殖现场常见问题解答:
问:预混料能否替代全价饲料?
答:这是严重的认知错误。预混料需要与能量饲料按比例混合,标准配方为:玉米60%+豆粕22%+麦麸15%+预混料3%。
问:光照对预混料有什么影响?
答:维生素A在光照下48小时损失率达40%,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北京某国家级种猪场的案例值得借鉴:通过升级预混料配方,将种猪使用年限从2.8年延长至4.2年,每头种猪年平均提供断奶仔猪数从22头增至28头。这印证了合理使用预混料的价值远超成本支出——它实质上是养殖效益的放大器,而非简单的成本项。当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精准的营养调控正在成为养猪场的核心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