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了赖氨酸的饲料,有的猪场用出金效果,有的却白花钱?
河北廊坊养殖户老赵去年踩过大坑——往每吨饲料里猛加15公斤赖氨酸,结果猪群集体拉稀。后来检测发现,实际吸收率还不到标准量的一半。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赖氨酸猪饲料的配比的门道,保准您看完就能上手调配方。

先说句大实话:赖氨酸像炒菜用的盐,放少了没滋味,放多了齁嗓子。根据《猪营养需要》(NRC2025),不同阶段猪的需求量天差地别:
| 猪群类型 | 赖氨酸需求量(占饲料比例) | 耐受上限 |
|---|---|---|
| 哺乳仔猪(7kg) | 1.45% | 1.8% |
| 育肥猪(60kg) | 0.85% | 1.2% |
| 妊娠母猪 | 0.65% | 0.9% |
去年山东德州某猪场给90公斤的大肥猪按仔猪标准加赖氨酸,结果每头猪多花了12块饲料钱,增重反而慢了三天。这血泪教训说明:看阶段下料才是硬道理。
1. 豆粕自带福利
1吨豆粕(43%蛋白)自带26公斤赖氨酸,这个隐藏属性很多新手不知道。广西饲料研究所做过实验:用22%豆粕的饲料,赖氨酸添加量可比用菜籽粕的少加0.12%。

2. 能量饲料会拖后腿
玉米、小麦等能量原料的赖氨酸含量低得可怜(见下表)。要是饲料里玉米占到65%,赖氨酸必须多加0.3%才能补足缺口。
| 原料 | 赖氨酸含量 | 理想补加量 |
|---|---|---|
| 玉米 | 0.24% | +0.28% |
| 小麦 | 0.35% | +0.22% |
| 米糠 | 0.55% | +0.15% |
3. 高温加工毁营养
湖北某饲料厂曾把豆粕膨化温度调到130℃,结果赖氨酸损失了18%。记住:加工温度超过110℃,每升高5℃赖氨酸就多损失3%。
第一步:算基础量
拿60公斤育肥猪举例:

第二步:看氨基酸平衡
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黄金比例是3:1。如果检测发现蛋氨酸只有0.16%,赖氨酸加到0.48%就该停手。
第三步:查水质硬度
硬水地区(如山西)要额外多添加5%赖氨酸,因为钙镁离子会影响吸收。这个冷知识,连很多老养殖户都不知道。
第四步:做试喂调整
建议先按计算量的80%添加,观察7天。如果猪毛色变亮、粪便成型,就保持现状;如果出现舔墙啃栏,每周递增5%添加量。

作死行为一:和碳酸氢钠同添
赖氨酸遇小苏打会生成结晶体,这个反应能让有效含量直接打七折。正确做法:早晚分开投喂,间隔至少6小时。
作死行为二:用陈年预混料
开封超过3个月的预混料,赖氨酸活性下降40%。去年吉林延边有个养殖场因此损失了三十多头猪,血淋淋的教训。
作死行为三:忽视季节变化
冬季猪维持体温需要更多能量,这时候赖氨酸利用率会降12%。河北农科院建议:气温每降5℃,赖氨酸添加量上调0.03%。

十五年配比师傅的碎碎念
在河南指导过上百家猪场,发现三个通病:
去年帮湖南张家界的养殖户调整配方,把赖氨酸从0.8%降到0.72%,反而让料肉比从2.9降到2.7。这事儿说明:精准配比如同量体裁衣,多一针少一线都坏事儿。下次再碰饲料配比,可得拿着计算器抠细节,别光凭感觉下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