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配方 >
霉菌在发酵饲料中的作用 酵母菌作用

作者:饲界风采 时间:2025-07-28 阅读:363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霉菌在发酵饲料中的作用的问题,以及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怎样去除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酵母菌作用

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于含糖质较多的偏酸性环境中,如水果、蔬菜、花蜜和植物叶子上,以及果园土壤中。石油酵母较多地分布在油田周图的土壤中。酵母菌大多为腐生。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工业上常用的酵母菌有以下几种:

1,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啤酒酵母是酵母属中应用较广泛的一个种。

霉菌在发酵饲料中的作用 酵母菌作用
(来源网络,侵删)

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的啤酒酵母,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单生、双生或成短串或成团。酵母细胞大型的约5~10×6~12μm,小型的约3~9×4.5~10μm。

根据啤酒酵母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把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酵母的细胞多为圆形、卵圆形,长宽比例为1~2。这个组的酵母主要供生产啤酒、白酒和酒精以及面包用。第二组酵母的细胞大多是卵形或长卵形,长宽比例为2。包括啤酒酵母的一些变种,如葡萄酒酵母等菌种,一般多为供生产葡萄酒、果酒用。第三组酵母的细胞为长圆形,长宽比例大于2。这组的酵母耐高渗透压,供发酵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用。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有光泽、乎坦、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行为有两类,工业上把发酵度较高,不易凝集沉淀,浮于上面的酵母称为上面酵母;把易于凝集沉淀,发酵度较低的酵母称为下面酵母。

啤酒酵母的无性繁殖为芽殖,有性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一般每个子囊内含有1、4个圆形、卵圆形的表面光滑的子囊孢子。

啤酒酵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对棉子糖只能发酵1/3左右。在氮源中能利用硫酸铵,不能利用硝酸钾。

啤酒酵母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常用于传统的发酵行业,如啤酒、白酒、果酒、酒精、药用酵母片以及制造面包等,所以又称为酿酒酵母。近几年来,还利用啤酒酵母提取核酸、麦角固醇、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辅酶A等。由于酵母菌体内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用安全,所以啤酒酵母作为一种单细胞蛋白(SCP)可作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它的转化酶可用于转化蔗糖,制造酒心巧克力。在维生素的微生物法测定中,啤酒酵母常被用于测定生物素、泛酸、硫胺素、肌醇等的含量。

2,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在麦芽汁中25℃培养3天,细胞图形、卵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

能产生子囊抱子,每个子囊内有孢子1、4个。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此菌发酵能力甚强,在液体培养中常出现混浊现象。

葡萄汁酵母与酿酒酵母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它能发酵棉子糖和蜜二糖。葡萄汁酵母也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能利用硫酸铵,不能利用硝酸钾。葡萄汁酵母常用于啤酒酿造的底层发酵,也可食用、药

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于含糖质较多的偏酸性环境中,如水果、蔬菜、花蜜和植物叶子上,以及果园土壤中。石油酵母较多地分布在油田周图的土壤中。酵母菌大多为腐生。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工业上常用的酵母菌有以下几种:

1,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啤酒酵母是酵母属中应用较广泛的一个种。

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的啤酒酵母,其细胞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单生、双生或成短串或成团。酵母细胞大型的约5~10×6~12μm,小型的约3~9×4.5~10μm。

根据啤酒酵母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把它们分为三组:第一组酵母的细胞多为圆形、卵圆形,长宽比例为1~2。这个组的酵母主要供生产啤酒、白酒和酒精以及面包用。第二组酵母的细胞大多是卵形或长卵形,长宽比例为2。包括啤酒酵母的一些变种,如葡萄酒酵母等菌种,一般多为供生产葡萄酒、果酒用。第三组酵母的细胞为长圆形,长宽比例大于2。这组的酵母耐高渗透压,供发酵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用。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有光泽、乎坦、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行为有两类,工业上把发酵度较高,不易凝集沉淀,浮于上面的酵母称为上面酵母;把易于凝集沉淀,发酵度较低的酵母称为下面酵母。

啤酒酵母的无性繁殖为芽殖,有性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一般每个子囊内含有1、4个圆形、卵圆形的表面光滑的子囊孢子。

啤酒酵母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对棉子糖只能发酵1/3左右。在氮源中能利用硫酸铵,不能利用硝酸钾。

啤酒酵母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常用于传统的发酵行业,如啤酒、白酒、果酒、酒精、药用酵母片以及制造面包等,所以又称为酿酒酵母。近几年来,还利用啤酒酵母提取核酸、麦角固醇、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辅酶A等。由于酵母菌体内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用安全,所以啤酒酵母作为一种单细胞蛋白(SCP)可作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它的转化酶可用于转化蔗糖,制造酒心巧克力。在维生素的微生物法测定中,啤酒酵母常被用于测定生物素、泛酸、硫胺素、肌醇等的含量。

2,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在麦芽汁中25℃培养3天,细胞图形、卵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

能产生子囊抱子,每个子囊内有孢子1、4个。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此菌发酵能力甚强,在液体培养中常出现混浊现象。

葡萄汁酵母与酿酒酵母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它能发酵棉子糖和蜜二糖。葡萄汁酵母也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半乳糖。不能发酵乳糖。能利用硫酸铵,不能利用硝酸钾。葡萄汁酵母常用于啤酒酿造的底层发酵,也可食用、药用或作饲料。

此属酵母营养细胞的形态多样,为圆形、椭圆形、卵圆形、腊肠形不等。多边芽殖。有的种类能形成假菌丝。

子囊形状与营养细胞相同。子囊孢子1、4个,形状为帽形、土星形、圆形、半圆形,表面光滑。

异常汉逊酵母异常变种是汉逊酵母属中一个常见的种。细胞圆形,直径4~7μm。也有腊肠形的,为2.5~6×4.5~20μm。腊肠形中也有长达30μm者。多边芽殖,能由细胞直接形成子囊,每个子囊内有1、4个子囊抱子,但大多数为2个。子囊孢子礼帽形,由子囊内放出后常不散开。该变种生长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平坦,呈乳白色、无光泽,边缘丝状。在麦芽汁中培养后,波面有白色菌璞,培养液变成混浊,底部有菌体沉淀。不能发酵乳糖及蜜二糖。对麦芽糖及半乳糖或弱发酵或不发酸。能同化硝酸盐,氧化烃类能力亦强,能利用煤油作碳源。

此属酵母多能产生乙酸乙酯,从而增加产品香味,可用于酿酒和食品工业。但由于它们能利用酒精作碳源,又能在饮料表面产生干皱的菌璞,所以又是酒精生产的有害菌。

球拟酵母的细胞为球形、卵形成略长。多边出芽繁殖。

在麦芽汁斜面上菌落为乳白色,表面皱褶,无光泽,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在液体培养基中有沉渣及酵母环出现,有时亦能产生菌璞。

此属酵母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有些种能产生不同比例的甘油、赤鲜醇、D—阿拉伯糖醇,有时还有甘露醇。在适宜条件下,能将40%葡萄糖转化成多元醇。还有的能产生有机酸、油脂等。有的能利用烃类生产蛋白质。,

此属菌酒精发酵能力较弱,能产生乙酸乙酯(因菌种而异),增加白酒和酱油的风味。

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出芽繁殖。能形成假菌丝。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液体培养的能形成浮膜。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不能发酵麦芽糖、半乳糖、乳糖、蜜二糖。不分解脂肪。能同化硝酸盐。

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含量都比啤酒酵母高。它能以尿素和硝酸盐作氮源,在培养基中不加其它因子即可生长。它能利用造纸工业中的亚硫酸废液,也能利用糖蜜、马铃薯淀粉和木材水解液等。因此能利用假丝酵母来处理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生产可食用的蛋白质,在综合利用中很有价值。此属中有的菌能转化50%的糖成为甘油。

假丝酵母也是脂肪酶的生产菌种,在工业上可用于绢纺原料的脱脂。

细胞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腊肠形,单个或成短链。异形接合形成子囊孢子。予囊孢子椭圆形。在麦芽汁琼脂上菌落为乳白色,无光泽,边缘有细缺口。在麦芽汁中培养,培养液表面有白而皱的粗糙的菌璞,底内有菌体沉淀。

此菌分解糖的能力弱,不产生酒精。能氧化酒精,能耐高或较高浓度酒精。常使酒类和酱油产生白花,形成浮膜,为酿造工业中的有害菌,如粉状毕赤氏酵母。

细胞圆形、卵形或长形。多边芽殖,有明显的红色或黄色色素。很多种因由荚膜而形成粘质状菌落。本属中有较好产脂肪的菌种,可由菌体提取大量脂肪。有的种对烃类有弱氧化作用,并能合成β—胡萝卜索。如粘红酵母粘红变种能氧化烷烃生产脂肪,含量可达干生物量的50~60%。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产生α—丙氨酸和谷氨酸,产蛋氨酸的能力也狠强,可达干生物量的1%。

8,棉病针孢酵母(Nematspora gossypii)

又名棉病囊霉。在麦芽汁和马铃留培养基上26℃培养良好。开始时湿润的匍匐菌丝蔓延生长;菌落无色或灰白色,2—3天后渐趋淡黄色,5天后呈柠橙黄色,7~10天后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因核黄素的扩散而呈黄绿色。生物素是促进该菌生长的重要因素,甘氨酸对核黄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曾有人报道,用猪油或玉米油可以代替所有碳源培养该菌。且生长良好;

棉病囊霉能危害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柑桔、蕃茄等。最早是从染病的棉桃上分离而来。该菌具有大量合成核黄素的能力,产量可达4187μg/m1,因此它是核黄素生产的重要菌种。

9,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白地霉是地霉属中常见的一个种。裂殖。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长筒形、方形,也有椭圆形,末端钝圆。节孢子绝大多数为4.9~9.6×5.4~16.6μm。

在麦芽汁中,28~30℃培养一天,生白色璞。毛绒状或粉状,韧或易碎,为真菌丝。生长温度33~37℃。对葡萄糖、甘露糖、果糖等发酵较弱。能同化甘油、乙醇;山梨醇、甘露醇。能分解果胶、油脂等。不同化硝酸盐。菌体细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大量的核酸。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大、培养方法简单等特点。

白地霉菌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可供食用和饲料用,也可用来提取核酸,在废料废水的综合利用上很有价值。在制曲中,白地霉的污染会降低糠化力,直接影响出酒率,所以它是白酒生产中的有害菌。

水产em菌的作用

农盛乐水产em菌液主要是由双岐菌、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单一菌种经特殊工艺研制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液,每毫升含有益总菌数≥200亿CFU等有益菌,其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机理为:

EM菌原液渗入水体后,其群体作用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调整养殖生态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气),促进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鱼类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壮生长。EM菌原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氨及氨基酸兼有反硝化作用中去除水中的亚硝酸铵,因而能使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污染得到净化,改善水质,减少鱼病。主要作用为:

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用户反映,EM菌原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华石斑鱼的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水面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不断增多至布满水面。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颜色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cm的时间长且较稳定,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

4、鱼虾粪、池底杂质和下脚料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同等环境下,用EM菌原液后,可提前10-15天上市,平均亩产提高20%-35%,产卵量增加25%,产卵时间延长。有的试验表明,常温新鳖池用EM菌原液后,产卵时间延长近70天,且孵化率较好,饵料不臭,改善了养殖环境。北京郊区某渔场在鱼苗试验中,试验组鱼苗体重为对照组的两倍,厦门某学院在小面积对虾养殖试验中,体重增重率达166.7%。

所有水产养殖品种均适用,如鱼、鳗、鳖、蟹、蛙、虾、鳝、螺、蚌、泥鳅、水蛭等。

一般来说,按需要比例将农盛乐水产em菌原液兑水稀释后喷洒水面及处理饵料投喂。

①池塘处理:池塘注水前1周,用100-30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和EM菌原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漂白粉等均匀喷洒,消毒和净化池塘。 2.5公斤EM益生菌菌液/亩。

②水质净化:在放养前3-10天,用EM菌原液稀释液泼洒水面。视水质情况,开始15天1次,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差的地方,适当缩短泼洒时间,为了均匀喷施,先将EM菌原液稀释后使用(下雨时喷洒效果最佳)。 1.5米以下1公斤菌液/亩。

③鱼饲料的处理:由于鱼饲料为颗粒状,可用50-20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喷洒饵料,喷湿为度,马上投喂,以免散开。

④有机肥和粪便的处理:要投入水体的有机肥(青草液肥)和粪便应先用EM菌原液处理,5公斤菌液/吨粪便。发酵7天后方可投入水面。

⑤鱼病防治:如出现鱼浮头和泛塘现象,可用EM菌原液稀释液均匀泼洒水面,3-5小时可好转,鱼恢复正常。此后可隔1-2天再泼1-2次。个别的真菌性鱼病、细菌性肠炎、烂鳃病、打印病等可将病鱼涝出,用EM菌原液10-50倍直接涂擦病灶,也可用EM菌原液100-150倍稀释液浸泡病鱼(直到鱼出现轻微浮头止),几天后即可痊愈。

2、大型湖泊、水库的网箱养鱼使用EM菌原液的方法

①放养前处理:鱼种放养前应对养殖水面进行清塘,清塘时,用EM菌原液制成的防虫液兑水50-100倍直接泼洒凶猛性鱼类或野杂鱼的产卵场,破坏其繁殖生长环境,控制其群体数量。

②用EM菌原液发酵饲料饲喂,也可参照四大家鱼饲料处理的方法。

③用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在红糖和EM菌原液的混合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时,再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儿的游动使EM菌原液不断地扩散,EM菌原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完全改观。

④用EM菌原液1:EM菌原液发酵料2:黄泥土4做成很有粘性的团快,重量为每个1-1.5斤,晾干后,在投饵料附近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EM菌原液有益菌有一个固定居所而提高净化作用,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此团块一个月更换1次。每亩放10-15个。

3、特种水产(对虾、甲鱼、鳗鱼、桂鱼、水蛭等)应用EM菌原液的方法

①环境处理:在池塘放水前1周,用1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和EM菌原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及漂白粉等均匀喷洒净化环境。 2.5公斤菌液/亩。

放养前3-6天,用10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泼洒水面(EM菌原液用量视水质情况,一般1.5米以下1公斤菌液/亩),水质较差的地方应适当缩短泼洒时间。水质以绿色为好。

②调节水质的方法(鳗池):1天2次高密度换水的水池,就不宜直接均匀泼入,而应泼在增氧机边或进水口,使EM菌原液微生物不断流动扩散,以利在最短时间内分解有害物质、下脚料和达到尽快稳定水质。土塘海水养鳗则宜在每次换水后泼洒EM菌原液稀释液1-2公斤菌液。

③鱼饲料的加工:把EM菌原液加清水兑成100倍稀释液以后,与粉状的饲料一起搅拌均匀,成团状饲喂。水分含量约在40-55%(水分多少随饲料的干湿程度而定)。

投喂新鲜动物性饲料的甲鱼池,可先把饲喂料铰碎后,与人工配合饲料、EM菌原液100倍稀释液一起搅拌均匀饲喂。

④食台处理:每次投饲前要检查食台,用200-50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净化食台、清扫食台残饲。

⑤饲料加工处理:用200-50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均匀喷洒和清洗搅拌机等工具、地面及四周墙壁,以保证饵料卫生。

农盛乐水产em菌液一箱12瓶,一瓶1公斤重,适用于初次使用者,量大者可以使用水产em菌种,自己培育em菌液,一盒菌种6瓶,可以培育60公斤的em菌液,培育方法也很简单,这种产品使用起来稍微麻烦,但是经济划算。我是江苏的,这边使用这个产品的人很多,效果挺好的,是一种生物制剂,无毒无害的。

在水产品的保鲜水槽里,每隔1-2天喷洒一次1000倍的EM菌原液稀释液,可有效延长水产活鲜期和保持皮色(磷)光洁喜人。

农盛乐EM菌液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要使EM菌原液在水产养殖上取得明显成效,应连续配套使用。即在用EM菌原液制作各种饲喂料的同时,按要求用EM菌原液稀释液喷洒干池和水面。

②不能与各种抗生素和杀菌剂等药物同时混用(非用不可时,应间隔4-6天时间),尤其是特种水产养殖,如果混用,不仅不能发挥EM菌原液的有效功能,而且会造成池水变臭,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换水,再按技术要求用EM菌原液饲料投喂和稀释液喷洒。更详细的你可以咨询农盛乐技术专家,百度上搜下农盛乐应该就找到了,我就是这样找到的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怎样去除

按每100 kg发霉饲料用山苍子油10 mL的比例,将油装入瓶中,用三层布扎紧瓶口,然后把油瓶埋入饲料中,密封7天后就可去毒。

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将霉变颗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擦拭颗粒,捞出在通风处晾干o第二种方法是将籽实饲料磨成1.5—4.5 mm的颗粒,然后加3~4倍的水,搅拌、静止、浸泡30 min左右。这样反复2~3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将其滤去。

将霉变后的饼类饲料如花生饼、糠饼、菜子饼,加工打碎,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10—14 h,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晒场晒干,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用氨水或氨气处理霉变饲料,可以使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减少90%—95%。按每lkg霉变饲料中加入氨水12.5—17.5 g,大容器中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封严,置于室温下,3—7 d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o此法适宜对糠麸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大豆粉的去毒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为尿素酶原,密封10 h,可以破坏70%以上的黄曲霉素。

硅铝酸盐能选择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i结合,在水溶液中,它对该毒素的吸附率达80%以上。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又能除去霉菌毒素。

将发霉的饲料用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做成堆,让其自然发酵24 h,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h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h,去毒效果可达90%以上。

将霉变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d,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即可去毒,去毒率为90%—99%。

将50 kg霉变饲料倒进锅内,加1%小苏打液100 kg,先用猛火煮沸,然后再用微火煮到颗粒裂开后半小时停火冷却,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净即可饲喂。

将发霉饲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0 min或蒸煮1h,然后用清水清洗几次,去掉水分即可去毒饲用。

轻度发霉的玉米和小麦,大部分毒素分布在胚芽和种皮内,只要通过机械加工,将胚芽和麸皮去掉,即可达到去毒目的。

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先对饲料进行筛选,剔除霉变饲料,然后将未霉变的饲料进一步干燥,以达到去毒防霉的目的。主要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

对于饼粕类原料,在150℃的温度下焙烤30 min或用微波加热8—9 min,可使48%—61%的黄曲霉毒素和32%—40%的黄曲霉毒素被破坏。

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处理。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胞,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o,

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先将玉米磨成1.5—4.5mm的小颗料,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对已经污染了霉菌或即将可能霉烂变质的饲料可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杀菌,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死霉菌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达到去毒的目的。

Vc可阻断黄曲霉毒素Bi的环氧化作用,从而阻止其氧化为活性形式的毒性物质。日粮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Vc,再加上适量的氨基酸,是克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有效方法。

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去除霉变饲料中的毒素。它是通过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畜禽体内发挥吸附毒素的功效,以达到脱毒的目的,简便安全。

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使黄曲霉毒素Bi转变为毒性较小的黄曲霉毒素B20用这种方法处理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中酶菌毒素的毒性,还可增加饲料营养(菌体蛋白),改善适口性。

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理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发霉的饲料,处理后应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禁止作为主要饲料饲喂。对于严重霉变的饲料,因处理成本过高,还是全部废弃为好。

关于霉菌在发酵饲料中的作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peifang/38536.html

标签: 酵母菌,作用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