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蹲在猪圈旁边刷手机,看见别人说发酵饲料能省一半饲料钱,结果自己试了三次都失败?或者刷到"发酵饲料指导导图"这个词,点进去全是专业术语看得脑壳疼?别急,我刚开始也这样——菌种不会选、温度控制总出错、饲料不是发霉就是酸得猪都不吃。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手把手让你看明白这玩意儿到底咋整。
开头先说个扎心的事实:至少80%新手都栽在原料预处理上。上个月老张家用发霉的玉米秸秆搞发酵,整得猪拉稀三天,光兽药费就搭进去两千多块。重点来了:原料必须无霉变、粉碎成3-5厘米段、含水量控制在55%-60%。这个水分判断有个土办法——抓把料使劲攥,指缝渗水但不滴落就对了。
现在咱们说核心的5步操作法。别看网上流程图花里胡哨的,其实就记住这几点:
说到这儿你肯定要问:那菌种到底怎么选?市场上EM菌、酵母菌、乳酸菌五花八门。咱们直接上对比表:
菌种类型 | 适用原料 | 发酵周期 | 成本(元/吨) |
---|---|---|---|
EM菌 | 秸秆类 | 7-10天 | 80-100 |
酵母菌 | 谷物类 | 5-7天 | 120-150 |
乳酸菌 | 豆粕类 | 3-5天 | 200-250 |
注意看成本这栏,新手建议先用EM菌练手。上个月我帮养殖场做测试,用玉米秸秆+EM菌发酵,成本直接压到每斤0.15元,比买现成饲料便宜六成。
最近好多人在问:为啥严格按照流程做还是失败?这里有个隐藏知识点——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发酵启动速度。要是气温低于15℃,你得在堆料中间插根空心竹竿帮助散热。反过来夏天超过35℃的话,早晚各开袋透气10分钟,不然绝对给你整出酒精味。
最后说个血泪教训:别信那些"发酵7天就能喂"的说法。不同牲畜对发酵程度要求差远了:
小编观点:刚开始做废个两三批很正常,关键要把失败料留着当引子用。上次我用发霉的饲料重新调整水分再发酵,反而成了特级料。记住啊,发酵这事儿就跟蒸馒头一样,老面头比新酵母好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