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配方 >
饲料工业化与发酵企业 什么是饲料酵母

作者:饲界小百科 时间:2025-08-14 阅读:71

大家好,关于饲料工业化与发酵企业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饲料酵母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什么是饲料酵母

林产化学工业中以木材水解液、木材酸法制浆废液及其酒精发酵后的酒槽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而得的蛋白饲料产品。 还可以其他含糖介质及碳氢化合物或醇类生产。

酵母菌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微生物。它有两大类:一类为有性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属子囊菌纲;另一类未发现有性繁殖,不能产生子囊孢子,属半知菌纲。两类酵母菌有许多共同性,如菌体单细胞,球形、卵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一般都能以芽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少数裂殖,大都能形成假菌丝。按用途不同,酵母菌分为食用酵母和饲料酵母。前者的生产原料以己糖为主,后者除己糖外还可利用戊糖和部分有机酸、低分子醇类。林产化学工业生产的酵母,主要是饲料酵母。

早在19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酿酒精发酵液的沉淀中有活的微生物,其细胞呈圆形至卵圆形,大多是单一的。这种微生物具有酿酒精发酵作用,发酵时最初发泡,以后又沉淀,人们就以酒精发酵现象来命名,如荷兰称为“发泡”;德国叫“沉渣”;中国叫“酵母”,指发酵之母。“酵母”一词本指引起酒精发酵的微生物,后来发现与其相似的菌类很多,有的并没有酿酒精发酵的作用,但由于形态和真酵母相似,也都归入酵母菌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饲料酵母工业在世界上发展很快,特别是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十分重视利用森林工业产生的剩余物和废液以及其他资源发展饲料酵母工业。苏联在80年代初期,饲料酵母年产量已达120万吨,其中有半数以上以林、农副产品为原料。每吨绝干森林工业废料可生产干酵母量:对木屑水解糖液酒糟戊糖为24~40千克;对木材加工企业废料戊糖为70~85千克,己糖100~120千克,戊糖和己糖185~250千克;对采伐废料戊糖为95~100千克,己糖75~90千克,戊糖和己糖170~175千克。中国在50年代开始以森林工业废渣废液为原料制取饲料酵母。在60年代初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酵母生产酒精和饲料酵母的水解厂。到8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

饲料工业化与发酵企业 什么是饲料酵母
(来源网络,侵删)

饲料酵母含有大量蛋白质,如以亚硫酸盐浆废液为原料生产的产朊假丝酵母,菌体主要化学成分为:水分9%,蛋白质45~48%,脂肪0.9%,灰分8%。饲料酵母含有50%左右的粗蛋白质(含有动物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其重要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均优于一般的饲料和谷物。

饲料酵母生产的关键技术是:选择适宜的菌种,创造适宜的繁殖环境,以及分离干燥工作。

菌种用无孢子酵母,并选对-五碳糖、有机酸利用率高,生活力强,且能耐高温的菌株。各国用的菌种多为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图1)。该菌的特点是能同化多种碳源和氮源,包括木糖、半乳糖、醋酸、乙酰醋酸、延胡索酸,能利用木材水解液和其他物质,至今仍是饲料酵母生产中广为应用的菌种。木材水解液和木材亚硫酸盐浆废液中的单糖,针叶树材木材水解液中含量为2.5~4%,山毛榉制浆废液含7.0%。

图1饲料酵母的加工过程:①营养液制备,包括去除有害的物质,调整pH值、温度,添加营养盐等;②酵母增殖,保持适当的酸碱度和温度,但更重要的是在增殖过程中供给酵母必要的空气(供氧),以利酵母生长所需能量和构成细胞物质;③酵母的分离和洗涤;④酵母干燥和包装。酵母增殖率高低与发酵罐的性能关系极大。世界上已有多种产率高、能耗低的发酵罐。根据生产经验,糖浓度较低的废液宜采用气提式或喷雾轮式发酵罐。发酵宜采用半连续式工艺(如分割法、流加法等)。用木材水解液或亚硫酸盐浆废液为原料生产饲料酵母,可采用连续化生产的方式。亚硫酸盐浆废液生产饲料酵母工艺见图2。

外观为颗粒或粉末状,淡黄至褐色。含水率≤9%,蛋白质35~45%,灰分≤10%。饲料酵母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较高,广泛用作牲畜和家禽饲料或饲料添加剂。饲养效果好,经济收益明显。如用1千克酵母饲养家禽,可增加肉2.2~2.9千克,增产鸡蛋30个左右;喂猪可增长0.7~0.8千克肉;饲喂奶牛可增加6升奶或增加1.1千克左右的牛肉;饲养狐狸等毛皮兽,可代替2千克肉类,且能改进毛皮质量。饲料酵母还可用以提取核糖核酸、辅酶A、卵磷脂和凝血质等重要成分。核糖核酸通过降解,可制取2',3'混合核苷酸及其他核苷酸衍生物。这些产物是优良的植物生长激素,也是重要的药物或生化试剂。

棕榈粕发酵技术及在畜牧业应用

棕榈粕亦称“棕榈仁粕”或“棕榈仁渣”,英文名为Palm Kernel Cake或Palm Kernel Expeller(简写PKC或PKE)。它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初呈黑色泥块状,经去除杂质和控制水分加工处理后呈褐色小颗粒状。

实 质: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

一、棕榈粕应用于养殖业      

棕榈粕是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形状、颜色与菜子粕相似,气味略有巧克力气味,棕榈仁粕视其脱壳程度和加工工艺,品质相差很大(以棉粕工艺相似)。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最直接的表现是:饲养效果不变,但饲料成本大幅降低,畜产品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明显提高。而其目前比玉米每吨便宜400元左右,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及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涨势过猛,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一些大中型饲料企业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才能生存,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便成了首选产品。

棕榈仁粕价格低廉,无霉性和副作用,如果直接饲喂,缺点是对单胃动物来说,能量和粗蛋白的利用率较低,同时也没有详细的转化指标可供参考。另外,因其粗纤维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差,雏鸡和小猪不宜适用。棕榈仁粕特别适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马、鹿等的饲料,而且也可用于家畜如猪、鸡的饲料当中,但要掌握添加比例。建议添加比例(按1:1替代玉米)如下:蛋鸡:3%~7%肉鸡:1%~5%猪:3%~9%鸭:3%~7%反刍动物:15%~30%,用棕榈仁粕代替蛋鸡日粮中部分玉米、麸皮、麻饼,产蛋率较原配方日粮提高1.23%,蛋重提高0.16%,每只鸡降低日耗粮1.98%。

棕榈仁粕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4%~21%(表1),这个水平远不能满足雏鸡日粮营养需求,但对于配制成年鸡的低蛋白日粮就足够了。棕榈仁粕的氨基酸含量也较低,但是它的氨基酸利用率较高,除缬氨酸和甘氨酸外,大部分氨基酸消化率高于85%(表2)。在使用棕榈仁粕时,需要注意蛋氨酸和赖氨酸这两种必需氨基酸,因为棕榈仁粕只能分别满足雏鸡这两种氨基酸需要量的30%和50%。棕榈仁粕的缬氨酸水平和利用率也低,所以在将棕榈仁粕作为基础日粮时还需添加其他来源的缬氨酸。 棕榈仁粕却是极好的精氨酸来源,其精氨酸含量为2.68%,且利用率为93.2%(Nwokolo等,1976)。Chamruspollert等(2024)报道,动物对精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3者的营养需要是相互关联的。棕榈仁粕具有高水平的精氨酸与低水平的赖氨酸,两者之比高达3.7~3.9,因此在使用棕榈仁粕时也要考虑添加合成赖氨酸或者使用高赖氨酸的饲料原料来平衡这两种氨基酸。如果这两种氨基酸不平衡,鸡的生长性能会降低。Balnave等(1999)发现,温度32℃以下饲养鸡3~7周,饲料中精氨酸与赖氨酸之比为1.03时效果更好。蛋氨酸需要量随精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Chamruspollert等,2024),这也证实了在大量添加棕榈仁粕时,需要特别注意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量。

棕榈粕的代谢能和消化能主要来源于其所含有的脂肪成分,这与棕榈粕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非淀粉多糖有关,粗饲料降解剂发酵剂中含有数种非淀粉多糖酶,如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半乳葡甘露聚糖酶、果胶酶……等,使用粗饲料降解剂发酵棕榈粕,完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棕榈粕的可利用能量值;关于这一点在马来西亚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使用粗饲料降解剂发酵处理后的棕榈粕,以一定的比例(10~40%)添加于肉猪,肉鸡日粮中(适当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试验表明,日增重与对照全价饲料组没有差别,并可显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Knudsen(1997)详细报道了棕榈仁粕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总碳水化合物(木质素除外)含量约50%,其中只有2.4%是小分子碳水化合物,1.1%是淀粉,而剩下的42%以非淀粉多糖(NSPs)形式存在,也就是说,棕榈仁粕的81%的碳水化合物以非淀粉多糖形式存在。而非淀粉多糖又主要以不溶性的非纤维素多糖而非淀粉多糖又主要以不溶性的非纤维素多糖为主,这些不溶的非纤维素多糖占干物质的33.6%。可溶性非纤维素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而不溶性非纤维素多糖中主要含甘露糖和葡萄糖(Knudsen,1997)。由于参杂有棕榈壳,棕榈仁粕木质素含量很高(13.6%),大量的木质素使棕榈仁粕呈纤维状和沙砾状。概略养分分析显示,棕榈仁粕49%的干物质是以无氮浸出物形式存在(Sue,2024;Sundu等,2024a)。

有研究发现棕榈仁粕非淀粉多糖中78%是直链甘露聚糖(含有很少量的半乳糖)、12%的纤维素、3%的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和3%的阿拉伯木聚糖(Dusterhoft等,1992)。Daud和Jarvis(1992)也报道,棕榈仁粕中还含有少量的半乳甘露聚糖,棕榈仁粕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可能是可溶性非纤维素多糖的一小部分。棕榈仁粕中的甘露聚糖是具有β支链的甘露糖的聚合物,它占总干物质的39%(Daud和Jarvis,1992;Dusterhoft等,1992;Knudsen,1997)。

一般情况下,可将β-甘露聚糖分为4个子家族,分别为纯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半乳葡甘露聚糖。纯甘露聚糖是纯甘露糖的聚合物或者其中甘露糖至少占总分子量的95%以上。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和半乳葡甘露聚糖则在它们的支链中分别含半乳糖、葡萄糖以及同时含有半乳糖和葡萄糖(Aspinal,1970)。棕榈仁粕中大部分甘露聚糖都非常坚固,高度结晶而且不溶于水(Aspinal,1970), Dusterhoft等(1992)发现约66%的棕榈仁粕中的甘露聚糖能够在经碱和氯化钠的一系列处理后溶解。棕榈仁粕的半乳糖含量很少,甘露糖与半乳糖之比为20(Knudsen,1997)。

棕榈仁粕的代谢能值变化范围较宽,从6.19MJ/kg(Chin,2024)到9.46MJ/kg(Sundu等,2024c),这可能由于油的抽提不同造成不同棕榈仁粕的油份含量各异,较高的代谢能值可能是由于榨油后残存于棕榈仁粕中的油量较高(SeeO’Mara等,1999)。试验中使用的鸡的生长阶段不同可能也会影响棕榈仁粕代谢能的测定值。若将棕榈仁粕饲喂给3周龄和6周龄的肉鸡,我们发现棕榈仁粕的代谢能分别为7.87MJ/kg和9.46MJ/kg,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大龄肉鸡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更强,也能摄取更多的纤维性饲料(Sundu等)。

青岛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棕榈粕发酵技术介绍

一、棕榈粕发酵技术棕榈粕发酵技术

因棕榈仁粕含粗纤维较高的因素,因此在用于单胃动物养殖上使用量不高、营养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但如果将棕榈仁粕进行降解和发酵后饲喂单胃动物,则完全改变存在的弊端,不仅消化吸收率大幅度提高、适口性改善、使用量提高2-3倍,降低成本立竿见影,经济效益显著。

青岛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年专注发酵技术研发及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对棕榈粕发酵研发及生产已经有7年时间,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棕榈仁粕的降解发酵与饲喂技术。

从以上营养价值表和营养特点分析来看,棕榈粕具有极大的发酵可塑性,例如其粗纤维含量高达18%左右,消化能和代谢能适中,可以通过发酵提高可利用能量,转化粗纤维成为可利用的能量, 棕榈粕的非淀粉多糖含量占碳水化合物的80%以上,可以通过饲料发酵剂的发酵处理,降低非淀粉多糖的含量,提高其能量利用率,相应提高消化能和代谢能,特别是发酵这些非淀粉多糖可产生大量功能性低聚寡糖,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

使用新康科技饲料发酵剂发酵棕榈粕具有极大的优势,即饲料发酵剂中正好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酶,而棕榈粕中40%之多的成分就是非淀粉多糖,这给粗饲料降解剂发挥其功能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发酵后产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

同时发酵会产生其他一些常规作用,如提高消化吸收率,繁殖增加益生菌,产生维生素,产生功能小肽等。

2.棕榈粕经饲料发酵剂发酵后的功能成分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棕榈粕降解后产生的低聚寡糖,如低分子的甘露寡糖,它发酵过程中,分解甘露聚糖后的低分子产物,还有葡半乳寡糖等,这些小分子寡糖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其机制是:(1)它抢先与致病菌(具有1型菌毛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结合,阻断致病菌菌毛与肠上皮受体发生粘附作用,从而防止该致病菌在肠道定植,消除了其致病作用;(2)作为免疫调节剂,刺激宿主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抗病能力;(3)不给致病菌提供营养,使其饥饿而不能生存;(4)对霉菌毒素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从而可大大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

其他功能成分还有低分子小肽物质,也具有极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对于现代猪病高发的现实情况,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同时,发酵还产生了常规发酵中应该有的如:益生菌、有机酸如乳酸、维生素、香味物质、未知生长因子等功能物质,但主要的还是以低聚寡糖、小肽、益生菌等是特点。

详情见青岛新康科技饲料发酵技术指导方案

4.降解发酵的棕榈粕喂养动物的方法

以上方法发酵的棕榈粕蛋白含量约为17%左右,消化能大约为2.7兆卡/千克左右,代谢能大约为2.4兆卡/千克左右,在动物日粮中的使用量范围建议为20~40%之间,幼小动物取小值,成年动物取大值,具体喂量,以在实践中观察为准,动物如果适应,可以慢慢增加用量,反之则适当减少用量。

使用方法:可以直接代替部分全价饲料使用,如第一次喂时可以:

①第一次喂养时:20%降解棕榈粕+0.8%的4%型预混料+80%的全价饲料来喂。

②适应后,可以慢慢增加用量,达到最终:40%降解棕榈粕+1.6%的4%型预混料+60%的全价饲料来喂,在40%这个用量下,有条件的适当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补充量一般为赖氨酸补充0.12%,蛋氨酸补充0.05%

其中4%型的预混料只是用来补充发酵棕榈粕中不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钙磷等成分,计算用量以发酵料为计算基础。

2024年全球所生产的520万棕仁粕中有80%用于出口,其中马来西亚占市场份额的51%,印尼占46%。棕仁粕的主要购买国有欧盟27国,韩国,新西兰。上述几国的棕仁粕进口量占世界棕仁粕进口总量的89%。欧盟和韩国均为棕仁粕的传统购买国,用于配方制左反刍动物饲料。而近年来由于干旱问题的,新西兰的棕仁粕需求量大大增加。以及本国畜牧业不断壮大的越南。在畜牧业规模化运作的荷兰、德国、澳洲、新西兰、韩国和沙特,该产品已替代部分粮食作为饲料工业的原料而被广泛使用。

青岛新康科技,20年专注饲料发酵技术,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想要了解更多技术信息,欢迎交流。

配合饲料有哪些优越性

1、配合饲料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3、配合饲料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及饲料的营养特点,应用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最新现代科技成果,运用科学配方设计方法制定饲料配方,并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生产的。它避免了单一饲料营养物质不平衡而造成的饲料浪费,使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比例适当,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种类动物的营养需要。同时,也能够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种饲料添加剂,减少动物各类疾病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使动物生长快,产品产量高,饲料成本低,饲料消耗少,饲养周期短,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4、(2)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饲料资源,节约粮食

5、工业化生产配合饲料能充分利用人类可食用的谷物或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牧草及其他饲料资源,如榨油工业、粮食加工业、屠宰业、发酵酿造业、制药业等的下脚料,企业可以大批量购入或直接进口质优价廉的饲料原料,促进饲料资源的开发,节约粮食,降低饲料成本,同时,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6、(3)具有预防动物疾病和保健助长的作用,保证饲用安全

7、配合饲料通常是采用现代化的成套设备,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由于机械的强力搅拌,能把配合饲料中百万分之几含量的微量成分混合均匀,价值完善的原料和成品检测手段及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保证饲用的安全性,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助长的作用。

8、(4)可减少养殖业的劳动支出和设备投资,利用方便

9、由专门的生产企业集中生产的配合饲料,节省了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大量设备和劳动支出。 简化了养殖者的生产劳动,节省了畜牧场劳动力与设备的投入。

10、(5)工业化生产配合饲料产品,质量有保证

11、配合饲料应用面广,商品性强,规格明确,能够保证质量。

好了,关于饲料工业化与发酵企业和什么是饲料酵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peifang/44234.html

标签: 饲料,酵母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