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妈呀!为啥隔壁老王家的大猪三个月就能出栏,咱家猪仔吃得多长得慢?"今儿咱就把这养猪界的"瘦身秘籍"倒腾明白——混料配方这玩意儿,说简单是真简单,说讲究也真讲究**。就跟炒菜放盐似的,多一勺咸得慌,少一撮没滋味,您说对吧?
咱先掰扯清楚这个核心问题。您可别觉着预混料就是饲料厂搞的玄学配方,说白了它就是猪饲料里的"调味大礼包"。就像咱做菜得有油盐酱醋,养猪也得有维生素、矿物质这些"佐料"(1])。
举个实在例子:您要是直接喂玉米面,就跟让人光啃馒头似的,短期饿不着,长期准缺营养。这时候预混料就相当于往馒头里夹了酱牛肉、煎鸡蛋,营养立马均衡了(5]。
您瞅这经典配方(4]:
这里头学问大了去了!玉米面比例要是低于55%,猪就跟吃素斋似的,光长膘没劲儿;超过70%又容易脂肪堆积,您说这分寸拿捏多重要?
有新手朋友总想着"加料更营养",结果闹出过碘化钾超标导致猪掉毛的笑话。按国家标准(6],每吨饲料添加量精确到:
这剂量就跟吃钙片似的,缺了不行,多了伤身。咱可别学那些胡来的,非得整出"金属味猪饲料"。
粉碎粒度要讲究
玉米粒要是磨得跟面粉似的,猪吃了反而不消化。颗粒直径1.2-1.8mm最合适,跟粗砂糖差不多(2]。您拿个筛子试试,能漏过20目筛的就达标。
混合顺序别乱套
正确步骤应该是:
① 先倒玉米面打底
② 撒豆粕铺中间层
③ 预混料均匀铺面
就跟做千层饼似的,分层混合才不会结块(3]。
现配现用最靠谱
上个月村东头老李头图省事,一次性配了半个月的量,结果维生素氧化失效,猪群集体得夜盲症。混合后饲料保质期不超过7天,特别是夏天更得注意(3]。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那些"祖传秘方"。您看6提到的中药添加剂,像苦参驱虫、陈皮开胃,这可比单纯用抗生素高明多了。举个实例:河南老张往预混料里加了0.5%松针粉,猪群抗病力直接翻倍,药费省了四成。
不过咱可得提醒:中草药添加要控制量,别整得饲料一股子苦汤药味。就跟炖肉放八角似的,两三颗提香,一把下去准窜味。
按当前行情算(1]:
自配饲料成本 ≈ 玉米1.5元/斤 + 豆粕2.2元/斤 + 预混料3.5元/斤
全价料直接购买价 ≈ 2.8元/斤
每斤省下0.4元,200斤的猪光饲料就能省320块!这账算下来,您说值不值当费这个工夫?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规模太小(养个三五头的),咱还是建议直接买全价料。就跟自家蒸馒头似的,蒸一锅够吃,蒸半锅还不够费火的(5]。
搞了十几年养猪,见过太多人在这事儿上栽跟头。有死抠成本用霉变玉米的,有胡乱添加抗生素的,最后不是猪生病就是被查罚。咱得记住:配方是死的,人是活的。天气热了要调低能量饲料,猪闹肚子得加益生菌,这才是真本事。
最后送大家句话:养猪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标准底线。用好预混料这个"调料包",再配上您的用心经营,保准养出油光水滑的大肥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