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貉子咋就跟吹气球似的长膘?
隔壁村老张头去年养貉子赔得底朝天,今年换了套喂法,愣是把貉子喂得油光水滑,单只多赚了八十块!今儿咱就掰扯明白,这貉子吃啥才能蹭蹭长肉——
一、貉子长膘靠啥?三大营养黄金比例
你以为给貉子塞饱就行?那跟往油箱灌水有啥区别!
- 蛋白质要够猛:育肥期得占到日粮28%-30%,少了长骨架,多了伤肾脏
2脂肪得会挑时候**:秋冬季加到8%,夏天降到3%,就跟人冬天贴膘一个理儿 - 碳水不能当主角:玉米面占60%打底,但超了70%准拉稀
举个活例子:河北李哥去年用55%+25%豆粕+15%鱼粉+5%鸡油的配方,90天就把貉子从6斤喂到12斤,料肉比直接砍了三分之一!
二、三个阶段喂法大不同
1. 长骨架期(2-4月龄)
这时候就跟青少年窜个子似的,得猛补钙:
- 黄金配方:膨化玉米50%+豆饼25%+鱼粉15%+骨粉5%
- 加料秘诀:每天往饲料里拌勺酸奶,钙吸收率能翻倍
- 避坑指南:千万别喂整粒玉米,貉子消化不了全拉稀
2. 贴秋膘期(8-10月)
这时候的貉子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 催肥三件套:鸡架碎(每天50g)+动物油(3%)+葡萄糖(2%)
- 喂食时段:早上6点喂四成,傍晚5点喂六成
- 实测数据:山东某养殖场这么喂,日增重提高了18%
3. 临出栏期(11月)
最后冲刺要讲究"精养":
- 秘制加餐:每吨料加5斤胡萝卜碎+2斤鸡蛋壳粉[^9- 饮水玄机:温水里兑点蜂蜜,食欲能涨三成
- 重要提醒:出栏前20天停喂鱼粉皮毛泛黄卖不上价
三、五大要命误区千万别踩
1. "饲料越贵越好"的冤大头行为
- 血泪案例:王婶买高价全价料,结果貉子集体厌食,倒赔两千块
- 省钱妙招:自家配比比成品料每吨省600块,关键看准膨化工艺
2. "全天敞开喂"的糊涂账
- 科学喂法:早晚两次,每次吃完料盆舔得锃亮就收
- 黄金食量:按体重5%投喂,200克的貉子每天喂100克
3. "青饲料随便给"的致命操作
- 安全清单:苦荬菜>菊苣>黑麦草
- 毒草黑名单:毒芹、曼陀罗、苍耳,见着赶紧拔
4. "从不补添加剂"的土法养貉
- 必备四宝:维生素E(每天10mg)、亚硒酸钠(缺硒地区必加)、益生菌(防胀气)、蛋氨酸(促毛皮)
- 省钱组合:用啤酒酵母代替进口添加剂,效果差不离
5. "一种配方喂到底"的懒汉思维
- 阶段对照表:
| 月份 | 蛋白占比 | 脂肪占比 | 重点添加剂 |
|------|----------|----------|------------|
| 2-4 | 30% | 3% | 骨粉+VD |
| 8-10 | 25% | 8% | 葡萄糖+VE |
| 11 | 20% | 5% | 蛋氨酸 |
四、老把式私藏的三招绝活
1. 摸脊梁判肥瘦
- 脊骨硌手→赶紧加餐
- 摸不到骨头→该控料了
- 皮下有弹性→正好出栏
2. 看粪便调配方
- 黑硬带刺鼻→蛋白过剩
- 稀绿带泡沫→谷物不足
- 灰白带白霜→配方完美
3. 闻料辨新鲜
实战案例:内蒙刘叔靠这三招,去年200只貉子零死亡,皮毛全评上一等!
写在最后
养貉子这事儿,就跟做饭似的——火候到了自然香!记住"三阶段喂养法"配"五不原则",保准你家貉子膘肥体壮。最后唠叨句掏心窝的话:宁可多花半小时配料,别在病床前哭整夜! 那些省下的饲料钱,还不够买半支消炎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