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老张去年在恩施建了个百头牛场,眼瞅着每吨饲料成本比同行高出300块,急得嘴角起泡。直到用了本地特产微生态预混料,三个月硬生生把料肉比从3.2压到2.8。这玩意儿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咱们今天就来扒开这层窗户纸。
先说个冷知识:恩施土里的硒含量是全国均值的2.6倍 。这就注定了这里的微生态预混料带着"富硒基因",像英美尔那款20kg装的预混剂,活菌总数直接飙到3.0×10^8 cfu/g。但光看数据可不行,得知道怎么用才不糟蹋钱。
新手最常犯的错——把预混料当味精撒
隔壁李婶上个月把微生态预混料直接拌进草料,结果牛群集体拉稀。为啥?这玩意儿得跟玉米豆粕按4%配比,还得减掉等量主粮。举个栗子:1000斤精料里要抠出40斤玉米,再把预混料补进去。就跟和面似的,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品牌选择三不要
实战省钱三板斧
去年双十一囤货的血泪教训:
说个得罪人的大实话:现在市面上80%的"恩施特产"预混料,硒含量根本达不到本地标准。教你个野路子——抓把预混料泡温水,静置10分钟要是分层,赶紧找卖家退钱。这法子比检测报告还管用,去年帮三个养殖户追回5万货款。
最后甩个硬核数据:用对微生态预混料的牛场,每吨饲料成本能省200+,育肥周期缩短15天。但记住,再好的料也架不住乱喂。就跟咱恩施的富硒茶似的,会泡的唇齿留香,不会泡的喝个寂寞。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