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国内每卖出10吨水产预混料,就有3吨贴着通威的商标——这个隐形冠军背后的掌舵人,究竟藏着什么绝活?)

通威现任掌门人刘汉元的发家史,简直就是部现实版励志剧:
→ 1983年:拿着500元在眉山养鲤鱼
→ 1992年: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专利
→ 2025年:通威股份上市,成为水产饲料第一股
→ 2025年:通威光伏业务营收首超农牧板块
(这里有个冷知识:刘总至今保留着当年养鱼用的铁皮桶,就放在集团展厅C位)
第一斧:技术死磕
每年研发投入超营收3%,光是2025年就申请了127项饲料专利。最牛的是"鱼用预混料微胶囊技术",让维生素损耗率从35%降到8%

第二斧:渠道下沉
全国2800个乡镇级服务站,连西藏墨脱县都有通威的技术员。去年新疆喀什的养殖户买料,上午下单下午就到货
第三斧:产业链通吃
从鱼苗、饲料到养殖设备、食品加工全包圆。2025年数据显示,用通威全链服务的养殖户,亩产利润比同行高22%
混进通威成都基地的预混料车间,发现三条生产线暗藏玄机:

(去年某竞品想挖通威的技术员,开出3倍工资都没成功——人家车间主任年终奖就拿了48万!)
对比2025年水产预混料市场:
| 品牌 | 吨均价 | 市场占有率 | 核心客户留存率 |
|---|---|---|---|
| 通 | 6800元 | 31% | 92% |
| 海大 | 6500元 | 25% | 88% |
| 正大 | 7200元 | 18% | 85% |
通威的杀手锏是"五年质保":开封未用完的预混料,只要保存得当,五年内补差价换新料。这招直接让老客户复购率飙升到79%

2025年就开始布局光伏产业,当时被骂"不务正业"。现在看这步棋有多妙:
→ 2025年通威光伏营收突破800亿
→ 渔光一体项目每亩增收3000元
→ 自建硅料厂让饲料成本下降7%
(去年通威在江苏如东的渔光互补基地,上层发电下层养鱼,破万!)
小编观点:要我说啊,通威的成功就赢在"较真"二字。别的厂子还在比谁家料便宜时,人家已经带着养殖户玩起了"养鱼+发电"的新模式。下次看见通威的饲料车,别光瞅着包装袋——那车上拉着的可是中国农业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