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养泥鳅咋就这么玄乎?老李家塘口的泥鳅喂了三个月愣是不见长,隔壁塘口的老王每月光饲料钱就省下三千块!今儿咱就说说这泥鳅饲料的门道,保你听完少走三年弯路。

苗期成活率低?开口料得这样配
刚下塘的鳅苗成活率不到五成的,九成问题出在开口料。黄金配方长这样:
湖北仙桃的周姐去年按这方子配开口料,鳅苗成活率从31%飙到78%。你比如说轮虫粉,得用冷冻干燥的,太阳晒的活性差一大截。
水质总超标?发酵饲料来救场
氨氮值动不动破2.0的塘口,试试这套组合拳:

江苏盐城的养殖户实测:喂发酵饲料后换水频率从3天一次变成7天一次,电费省了四成。重点提醒:发酵料要现做现喂,超过48小时容易酸败。
成本压不下?本地原料巧利用
这三个替代方案能省一半钱:
四川眉山的老张在饲料里掺20%酒糟,每月省下2400块饲料钱。但要注意酒糟得用新鲜货,发霉的宁可不用。

催肥阶段不长肉?夜宵套餐安排上
晚上九点加餐的鳅塘,试试这个猛料:
江西鄱阳湖的养殖场去年用这配方,出塘规格从23尾/斤提到18尾/斤,收鱼价每斤多给2块钱。重点提醒:蚕蛹粉要脱脂处理,否则容易臭塘。
要我说啊,这泥鳅饲料就得灵活应变。去年安徽发大水,老刘用淹死的蚂蚱做饲料,反而养出了特供市场的"生态鳅"。记住个死理:每周抽查鳅粪形态,要是发现粪便散碎,赶紧调配方。现在新出的膨化饲料虽贵,但饵料系数能到1.2,长远看更划算。还有那些所谓的进口多维,不如买人用维生素B片碾碎用,成本省七成效果一样杠杠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