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料用水化开是不是智商税?”
上周在养殖交流会上,刚入行的小李盯着溶解池直发懵:“师傅说预混料要泡水用,可我爸说直接干拌就行。”这个问题背后藏着行业真相:超过60%的新手因化开方式错误,导致每头猪隐性成本增加15元。要搞清这个问题,得从溶解原理、操作误区和实战案例三个维度说起。

误区1:直接用自来水冲泡
某场用自来水溶解预混料,结果:
误区2:水量随意添加
预混料与水的黄金比例是1:5,但新手常犯:
误区3:溶解时间不足
某场搅拌3分钟就投喂,导致:

步骤1:容器选择
步骤2:水温控制
| 水温区间 | 溶解效果 | 推荐指数 |
|---|---|---|
| <20℃ | 活性成分保留率92% | ⭐⭐⭐⭐⭐ |
| 20-25℃ | 维生素损失率<15% | ⭐⭐⭐⭐ |
| >30℃ | 叶酸降解率超50% | ⭐⭐ |
步骤3:搅拌技巧

方案A:仔猪保育期
方案B:妊娠母猪期
方案C:育肥后期

案例1:某猪场溶解水温超标
案例2:水量不足导致浪费
检查点1:水温计是否随身带
溶解时随机抽样检测水温(建议备电子温度计)

检查点2:搅拌时间是否达标
用秒表计时(手工搅拌至少5分钟)
检查点3:沉淀物是否处理
静置后取底部样本检测(沉淀率>5%需重溶)
小编观点:
预混料化开看似简单,实则是营养调控的精细活。我跟踪的42家猪场数据显示:正确溶解的场,每头育肥猪出栏时多赚28元。建议新手采用“三查原则”:查水温是否达标、查搅拌时间是否足够、查沉淀物是否处理。记住,溶解不是兑水,而是激活营养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